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护士工作中的压力

2015-11-02 11:25 来源:医学教育网

护士工作中的压力:

1、工作压力的来源:

压力源是指具有破坏或影响机体内稳态的内外环境刺激,绝大部分研究显示,护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是中国临床护士最主要的压力源,其中工作量太大是大多数调查中护士不约而同提到的,居于第一位的压力来源。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等因素有关。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为l088/10万。

2、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分析: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

紧急的工作性质。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急”表现在发病急、需求急、处置急,而“救”的关键是时间,时间的快捷是速度。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做到反应快,还要做到眼快、手快、脚勤,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重了心理压力。

工作繁琐多样、任务重、节奏快。除了完成全天正常的门诊治疗工作量外,还要随时的应付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刚刚抢救完一个危重患者,马上又面临下一个急危病人,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夜班工作量更加的紧张繁忙,尽管这样,风险系数这么高,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较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长期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也造成了工作压力。

随机性强不可预测。急诊护士除完成急诊患者的常规治疗、护理外,要应付各类紧急事件的抢救工作,如自杀、车祸、坠落伤、中毒及病情突变等,抢救病人时要求护士精力高度集中,需要很好的体力,使急诊护士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有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超负荷是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急诊科护士承担起了许多医嘱以外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原本就已承担大量非护理性工作的工作量,加之目前急诊科护士严重缺编,致使护士超负荷运转,每天都处在疲劳状态,使护士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从而使工作满意度下降,徐姝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OO6年7月一2O07年6月的急诊共接诊病人37 l82例次,每天就诊人数分布极不均等,多则1天达152例次,少也有68例次。

工作的无规律性。因护士要倒夜班,其生物钟被打乱,对其身体健康不利;而夜班每班只有一个护士,工作量大,且很多患者易在夜间死亡,所以,很多护士上夜班时就会产生恐惧和排斥的心理。有研究资料表明,护士在长期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疲乏感等躯体症状。急诊护士工作责任重、轮班制度及经常面对死亡的刺激,使急诊护士在这种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要比普通病房护士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工作的高风险性。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的发生率为6O~7O%[9].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时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将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为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急诊科护士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繁忙工作使许多急诊护士忙于具体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容易产生护患之间的冲突。有调查显示,81.1%急诊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无端指责,护患冲突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的权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杜萍等调查显示,85.7%急诊护士认为最烦心的是碰到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家属。在原则上,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的患者,护士也必须保持平和冷静、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还有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很好地合作。

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有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对工作不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手术室、外科病房、内科病房、机关与治疗室护士,其原因主要是“工作时间制”、“工作过于紧张”、“工作待遇”等。急诊科的环境较普通科室嘈杂,有来自患者呻吟声、电话铃声、监护仪报警声和频繁的人员流动等的噪声,甚至碰到酗酒、斗殴、交通事故后的患者,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护士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

3、应对方式: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急诊工作的特殊性,给予充足的人力配备,缓解护士过度身心疲劳。在解决人员编制基础上试行弹性排班。在人员分配上注意新老结合,使她们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对年轻护士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减轻心理上的压力。节假日及病人较少时可安排轮休或组织人员集体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保证护士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医|学教育网整理。按具体情况安排人力,合理制定各班职责,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灵活安排,尽量避免超负荷工作的现象,以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实行人性化管理。医院领导要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医生与护士的工作是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医疗活动的,他们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护士长作为最基层领导者,是护士在工作中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直接影响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度和团队归属感,这就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的护士长要理解护士,善于同护士沟通,为护士营造一个能够友好合作、沟通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护士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减轻护士的压力。

加强护患的沟通与协调。沟通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润滑剂,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了解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交换信息的一般方式及注意事项,灵活运用,搞好周围人际关系,处理好医患关系。应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和看到国家对医疗工作的投入,提高人际沟通的行为技巧,作为社会人,要学会尊重护士,尊重护士的工作价值,急诊护士的宽容大度,患者的理解与包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产生了互动效应达到了急诊护士的心理调节的目的。

提高急诊护士的适应能力。增强应激能力,设法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因素,护理人员自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学会适应环境,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寻求疏导不良情绪的方式。同事间应相互鼓励和帮助,共同建立一个和睦友好的工作氛围,当压力来临时,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因为适度的压力不仅是无害的,还可在适应的过程中共同提高与成长。

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医院可以为急诊科护士多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进修甚至脱产学习的机会,通过急救技术操作的训练,可提高技术成功率,提高自信,加强学习,了解最新技术动态,也可参加进修、学术交流,专家讲座等可以提高知识水平,更适应工作压力。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改进医疗器具,完善防护设施,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整洁的环境使患者及亲属自然产生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感觉,焦躁的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而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会自然而然心情放松,就会有条不紊地实施对患者的抢救治疗。因此,医院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改善急诊科的条件。

正确认识压力源。人们常说压力产生动力,适当的压力可对护理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使护士保持警惕,头脑清楚,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而当压力过大时,则应及时寻找适当的宣泄方式,如倾诉,参加娱乐活动,听舒缓音乐等,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的作用。

增加对急诊科护士的关心及理解。增设心理学、行为学等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或对护士进行心理指导,使其学会压力的应对技巧,掌握减压的方法。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共同营造关系融洽、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人际关系氛围,真正的关心理解他们、爱护他们、了解他们家庭、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安全、宽松、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

4、总结: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使他们经常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压力较大的护士进行有效的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减轻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医院管理方面,可适当增加护士的数量,降低护士夜班频率,提高护士的工资待遇,提供更多展示护士才能的机会,也可指导护士学习自我减压,调整自己的心态,感到心理压力增大时,学会主动向家人、同事、朋友、领导等求助和倾诉,必要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减轻心理压力;二是从护士自身方面,可加强意志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提高心理耐受能力从而从容面对压力,业余时间参加有氧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维护身心的健康。通过分析急诊护士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的措施,对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减轻其工作压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