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典型事迹材料
2014-09-02 14:50 来源:医学教育网
icu护士典型事迹材料
李杏崧,女,中国共产党党员,副主任护师,1990年参加工作。在20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先后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她严谨务实,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对病人处处体现关怀、体贴与爱护。对技术,她时刻铭记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创新,努力进取。2007年她成为第一批赴港专科护士,在港学习10个月以超卓的成绩载誉归来。由于工作出色,她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医德高尚者”、年度考核“优秀”、“佛山市优秀护士”等称号,2007-2009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医院岗位技术能手等。现任广东省护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佛山市护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 勇挑抗击重任,危难关头显身手
从事护理工作20年,李杏崧以高、精、尖的护理技术赢得护理同行们的赞佩;以对管理的严谨、创新,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2008年面对着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的公共事件,她从容镇定,带领其团队在专业上不断开拓创新,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抗击战,她及其团队共抢救危重型手足口患儿20多例,危重型甲流患者11例。
2008年的5月初,一场手足口病疫情笼罩在广东各地,我院当仁不让肩负起重任。这时候,李杏崧刚刚从香港学习完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回来,她每天早上7点回到医院,跟踪每一例患儿情况,督促护理计划的落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部病儿没有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
2009年下半年,多名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紧急转入ICU病房,作为专科护士的她,亲自参加专医专护组工作,与护士一道给予病人无微不致的关怀及精心的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2010年5月,一名重症甲流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极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必须纠正低氧血症问题,否则随时出现生命危险。她与主任讨论后,决定马上为病人做肺复张治疗,进行俯卧位通气。病人当时很烦躁、带着鼻胃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稍微燥动一下就会出现严重低氧,心率减慢,且全身有多不胜数的管道。这样的一个病例,确实是对护理的一大考验!但时间就是生命,她想:“作为一名专科护士,这样的重任,我不承担,谁去承担?”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专科理论指导,她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不但与专护小组成功完成了这项技术,并且在安全管理、通气耐受时间及治疗效果上都得到明显提升,在结合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基础上,ECMO监护及PICCO等多项复杂的监护治疗技术使这个危重型的甲流病人最后得以痊愈出院。
临床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包括一些其他科的危重病人会诊。每次的医疗、护理业务学习、主任查房等,出现最多是李杏崧的身影,而且大部分是利用自己的时间;专业知识巩固、查新、制定护理指引不知道占用了她多少个晚上,而且在临床上,事事亲力亲为,起着指导、示范作用。
二、全力抗震救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08年5月12日,一个沉重的日子,四川地震,灾区部分病人转到我院接受治疗,作为专护小组的专家成员之一,李杏崧与其他两名专科护士每天工作在病房里,坚持每天的A、P、N查房,从不间断,把一个个护理计划制定、落实、修审、示范。在护理过程中,一位70多岁的阿婆,双肺挫伤、骨盘骨折,右下肢损伤严重,不愿意配合治疗,怎么办呢?护士的职业敏感性告诉她,阿婆一定有心结未打开,李杏崧找来最好的心理治疗医生,终于了解到,阿婆那可爱的孙女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永远离开了疼她的老祖母!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杏崧每天到床边对阿婆进行心灵抚慰,进行触摸、健康评估、营养的评估、胸肺物理治疗、伤口换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7天的治疗,阿婆伤口感染得到很好的控制,病情迅速好转。阿婆每次看到她,都伸手握住她的手,虽然没有更多的语言表达,但流露出感激的眼神已是最大的赞赏。经过20天的治疗,阿婆好转出院了。临走前,阿婆用枯老而颤抖的手紧紧拉住李杏崧的手,久久不愿放下,老泪纵横地说:“姑娘,你看上去真象是我的孙女!象我的孙女啦……”
记得当时还有一位灾区转过来的伤员,但由于患者有严重的肝硬化,家属和病人极力要求回到故乡,当时地震还在继续,许多道路还不畅通,且病人还需要机械通气,这无疑增加了护送的难度。为此医院领导几次讨论拟定安全转运方案,但由谁去负责转运呢?李杏崧第一个举起了手,“由我去吧!”。看到李杏崧瘦小的个子,当时领导还担心,“来回4千多公里,许多道路不通畅,你的身体行吗”?李杏崧用自己的急诊科工作经历说服了领导们。
实际护送过程中比想象的环境还恶劣,救护车在泥石流阻塞的道路上探索着前行,道路崎岖,不时有余震的发生,穿越一条条的隧道,同时要确保病人所有生命体征平稳。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工作人员不能停下来休息,两组人员互相交接班,坐在车上随便吃些东西。李杏崧平时不晕车,但一路上长期的颠颠簸簸让这个身体瘦弱的女子有些顶不住了,出现想呕吐的症状,然而,性格坚强的李杏崧为了尽量不呕吐,不影响同车人员的情绪,她硬是空着肚子强撑着,两天时间内总共只吃了两罐八宝粥!经过40多小时的努力,披星戴月,穿越了2千多公里,发挥了护送人员的高度专业精神,终于把病人安全有效护送回故乡医院。当时,病人家属及乡亲们激动到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把一面锦旗交到护送人员的手中,且握住护送人员的手,久久不放开。
三、 高效团队管理,体现独特人格魅力
李杏崧处处以身作则,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无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处处显示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护士长,她从来不因为自己是护士长而高高在上,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护理管理和业务上的人才,在培养后辈的过程中,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做到手把手地教。
她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在担任ICU护士长期间,她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改革,并坚持制度化管理、加强感染监控的管理、病人安全的管理及人性化管理,整体提高了护理质量。
她在科室建设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护理团队树立了好榜样。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以正直谦虚的行为使护士感到亲切、敬佩。当护士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时,她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她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工作绩效完成不够时,她会耐心细致帮助她们从根源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会她们如何处理。培养护士的创新意识和评判性思维,使ICU成为一个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集体。
四、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业务
2005至今,李杏崧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改良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的研究》等论文6篇,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管理》等新技术新业务8项,开展《气动悬浮侧翻肺动力系统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等卫生局立项5项。在她的带领下,危重症护理专业小组推动了我院许多护理工作,且收到很好的成效:1)对谵妄病人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谵妄的发生2)规范护理人员的翻身拍背、提高床头抬高的执行性3)全面开展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新方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由2009年最高的52.8‰下降到目前的33.3‰。4)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改良,减少病人嘴角损伤。由2008年发生的12例下降到2009年1例,下降率为92%.5)推行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集束,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由2009年最高的5.2‰下降目前的1.7‰ 6)开展危重病人PICC技术: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所有的这些,都展现了李杏崧及其团队推动专业发展的一面。
她用20多年的努力和拼搏,用自己在神圣的白色殿堂里对“白衣天使”这一称呼的真情诠释塑造了自己的形象。患者感激她,铭记她,全体护士尊敬和拥护她,不仅因为她为护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因为她有深厚的护理功底、清晰的管理思路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因为她那种能够给人以强烈感染的工作魅力和为护理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