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血站护士的语言艺术

2014-09-10 14:01 来源:医学教育网

在血站工作,血战护士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整洁的外表、专业的医疗知识、流利的口才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和接待技术,其中,语言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语言是采血者与献血者沟通和交流的信息载体,也是献血服务最直接的工作和手段,为此,我们在工作中采用“献血服务语言”和“首问负责制”为献血者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献血服务语言必须以献血者为中心,从接触到献血者开始的健康咨询、填表、体格检查,到采血过程的护理及献血之后的护理,护理人员的语言措辞,语气的轻重缓急以及表情,都要体现为献血者服务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献血者错误的认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可增强献血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护理人员更便于普及科学的血液知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并使合格的献血者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首问负责制”就是献血者问到的第一个血站工作人员,他必须一次性解答所有问题,不得推诿。

现在前来献血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目的不同,献血前的心理状态也不同,但无论对待哪一种献血者,护理人员都应热情、主动、耐心地接待他们,针对不同人群的献血动机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加以宣传、教育、动员,促进他们对无偿献血的了解。

一次,有一位年轻人献血,经过填表、体检、化验合格后,护士准备扎针时,他握紧拳头,双目紧闭,胳膊绷得紧紧的,把身体直挺挺地扭到一边,额头鼻尖直冒汗,表现出极大的紧张和恐惧。此时,护士并没有急切地扎针,而是握着他的手关切地问:“告诉我,您还有什么顾虑么?”他不好意思地说,曾经一次生病打点滴,输了三天液扎了十几针,以后看见针就紧张害怕,又顾虑献血是否会晕,影响身体健康,会不会传染上疾病等。于是,护士就向他讲解相关知识,说献血其实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可怕。经过耐心的讲解和优质的服务,这位年轻人消除了担心和紧张的情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还有许多献血者,他们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够做一次化验,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和化验结果,而并非真正想献血。对于他们,护理人员不仅要介绍献血的优越性,而且向他们解释,采血前的化验仅仅是一个快速的初筛,只有献血后才可做全面的检查,鼓励他们献血,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献血救人,利他也益己,这样,他们很快就会从只想化验转变成主动献血。在从事无偿献血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会遇到为了索要钱财而献血的人。一次,一个中年男子走上采血车,张口就问:“献一袋血多少钱!”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他想索取钱财而看不起他,也没有将他扫地出门,而是为他端上一杯热茶,热情地接待他,笑容可掬地向他解释:“对不起,现在国家推行的是无偿献血,献血没有报酬。但是献血后本人和直系亲属可以享用免费用血的政策。而且献血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听到这里,他倒有了兴趣,又问了许多关于献血知识的问题,护理人员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耐心讲解,最终他边挽衣袖边说:“俺是农村人,以前也不懂啥是无偿献血,就想着献点血换点钱,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献血能救人,还对自己有好处,以后我一定经常献,回去我也跟村里的乡亲们说说,让他们也来献血!来,抽吧!”在场的人都被他这股爽朗的劲儿感染得哈哈大笑起来。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紧张焦虑是常见的,因此,除了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外,护士还应在采血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群与献血者聊一些他们感兴趣、轻松愉快的话题,或者讲一些幽默故事和笑话,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情绪。

献完血后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献血者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如献血后穿刺部位请按压5~10分钟,不要来回揉动,以预防皮下出血;局部粘贴的无菌止血海绵应在4小时后揭掉;献血后24小时内不要剧烈活动,多饮水,针眼处不能沾水,不要饮酒和暴饮暴食等。少部分人献血后有可能出现疲倦感、嗜睡,护理人员应解释,这些都是第一次献血出现的生理反应现象,不必担心,适当休息可自行恢复;若针眼处有青紫现象,这是由于当时止血不好或是血管少量渗血所致,几天内会自行吸收,不会留下痕迹;若青紫面较大,可在献血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即可消除。简单几句话,就能给献血者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