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护士交往礼仪称呼患者原则

2014-09-03 16:40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管他是否愿意,都必须以各种形式与他人进行交往,没有交往。就难以合作,没有合作,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际交往,是有一定之规可循的,这个一定之规指的就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是“三A原则”。它的合义是:要求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努力的以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接受对方指的是要容纳对方,求同存异。不要排斥对方;重视对方,指的是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对方在自已的心目中十分重要;赞同对方,指的是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并及时加以肯定。既不要自高自大,又不要曲意奉承对方。这条原则是美国人布吉林提出来的,因接受、重视、赞同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为A,故称之为“三A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护士,作为护理对象的服务者,尤其要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一般性礼仪规范。

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谓,反映着自身的教养,也反映着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出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一、称谓的种类(一)国际间通用的称谓1、通称国际上通常称成年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太太或女士;祢未婚女子为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也可泛称小姐或女士。在西方,女士普遍喜欢用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显年轻的方式被人称谓,虽然称谓不当,但这是“可以令人愉快接受的错误”。

2、职衔称(l)在外国,对政府部长级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称阁下,如某某部长阁下,某某总理阁下。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则没有“阁下”的称谓习惯,对其官员的称呼,则只可称某某部长先生或某某总统先生。

(2)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具有明确职衔者,可单独称其职务或学位、如某某律师、某某教授等,也可加上姓氏和先生,如某某法官先生、某某博士先生。

(3)对军人、警察等,一般称其军(警)衔或军(警)衔加先生,如某某少校、某某警官,或某某少校先生、某某警察先生。有些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将领称阁下,或阁下加先生,如某某将军阁下(先生)、某某元帅阁下(先生)。

(4)对宗教界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其教会中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如某某神父、某某法师、某某教士先生。

3、习惯称对来自君主国家的贵宾,则按其国内的习惯称呼,如某某国王(王后)、某某国王(王后〉陛下、某某公主、某某王子或公主殷下、王子殿下、亲王殿下;对有爵位称号的,可称其爵位,也可称阁下或先生。

4、特殊称谓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特殊年代,有些国家有自己独特的称谓要求,如日本女性常被称为女士或小姐,但社会地位高的女士,也被称为先生。另外,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人名常有一些符号,如埃米尔(Amir或Emr)为国家元首,或王子、君主、酋长之意;苏丹(Sultan)为君王、国王之意;伊玛姆Imam是中国对清真寺的领禅的称呼。

(二)国内的习惯称谓对于称谓,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历来十分重视。热情、谦恭、有礼、得体的称谓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而且还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因此,交往中对称谓一定要谨慎,稍有差错,就会给交往带来不利,甚至会贻笑世人。中国人在交往中惯用的称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称他人及其家人交往中为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自己的礼貌修养,在称呼他人及其家人时,常用“尊″、”贵“、”大“、”驾“、”令“、”玉“、”金“、”您“、”兄“、”公“”阁下“等词,以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如称对方意见为”尊见“;称对方乡里或单位为”贵乡“、 ”贵土“、 ”贵厂“、”贵所“等;称对方身体为”贵体“、”玉体“,称对方家眷为”宝眷“、”玉眷“;祢对方亲属为”令尊“(父亲)、”令堂“(母亲)、”令郎“或”公子“(儿子〉、”令爱‘或“”干金“(女儿)、”令兄“、”令弟“、”令正“(妻子)或”贤内助“;称来客为”贵客“、”嘉宾“等。

2、谦称自己及家人在敬称对方的同时,中国人讲究谦虚地称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如称自己的见解为“愚见”、“鄙见”、“陋见”;称自己的身体为“贱躯”;称自己的著作为“拙文”、“拙著”;称自己的居所为“寒舍”、“斗室”、“陋室”、“敞斋”。称比自己辈分高、年纪长的家人,常冠以“家”字,如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称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称兄嫂为“家兄”、“家嫂”;称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家人,则常冠以“舍”或“小”、“犬”字,如“舍弟”、“舍妹”、“舍侄”,“小儿”、“小女”、“小婿”、“犬子”、“犬女”等;称与自己亲缘关系较远的长辈和平辈时,常用“敝”,如“敝姻翁”、“敝衰兄”等。

这种屈尊自己抬高他人的称谓习惯,是“谦虚为本”的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现代,我们一方面应注意保持和发扬这种谦虚的精神;但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社会交往中,尤其在国际间的交往中,应注意把握这种谦虚的尺度,以不致使我们因谦虚过度而痛失良机。另外,也避免一些性别歧视和使人产生不平等感的谦称,如称妻子为“贱内”,以及如“陋”、“拙"、”愚“等字眼。

3、职业称在与一些职业特征比较明确的交往对象交往时,为了表示对对方职业和劳动技能的尊重,应称其职业或姓氏加职业,如师傅、大夫、医生、老师等。

4、职衔称对国家干部或有明确职衔的人士,交往双方通常都热衷于职衔称。如书记、厂长、经理、主任、科长、教授、法官、军官、警官、老板等。

5、通称过去我国为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彼此称谓中不分交往人的年龄、职业、职务、性别等,一概称“同志”。但这一称谓由于“文革”期间曾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且又太单词,与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相适应,因此,渐渐被冷落,而代之以“小姐”、“先生”、“女士”等国际通用称谓。另外,在校学习的学生、在役官兵之间则互称同学、战友等。

6、姓氏称这是我国在称谓方面的又一与国际惯用称渭不同的特点,即在称呼对方时,如对方与自己比较熟悉且是同辈人,常用“老加姓”呼之,如老刘、老赵等;如对方是比自己年纪大的男性,且属德高望重者,则称“姓加老”,如张老、李老等;如对方比自己年纪轻、身份低,则称“小加姓”,如小王、小陈等。

7、亲属称在与非亲属人士交往中,对对方以亲属称谓称之,能给人以亲切、热情、敬重之感,尤其是在非正式场合的民间交往中,使人倍感亲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这种称谓,常常还反映出人们之间的亲密程度。

(三)对患者的称谓患者入院以后角色变了,不管其原有的身份地位怎样。这时,不同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心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而恰当的称谓就是医务人员对患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患者的称谓除了可以按照社交场合的称谓规范外,还可以按照以下比较简单的规则。

1、按年龄称呼对老年患者可称为某某大爷、某某大娘,对中年患者可称为某某先生、某某女士,对青年患者可祢为某某小姐、某某先生,对少年患者可称为某某同学、某某小朋友。

2、按职务职称无论是在岗或离岗的,可按患者原有或现有的职务称为某某首长、某某部长、某某局长、某某所长、某某主任等,也可按患者的职称称为某某高工、某某教授、某某总编等。

二、称谓的要求(一)称谓的选择1、要根据双方交往的深浅程度选择称谓一般说来,交往时间越长,程度越深,关系越近,对称谓就越讲究,因为,这时的称谓,已经成为人们之间关系的“晴雨表”或“测量计”。如当交往双方已经熟悉并感亲切的称谓突然改变,常会使原本亲密的关系显得生疏起来,使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而为继续交往投下阴影。

2、要根据民族和区域的界限选择称谓由于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不同称谓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人们总喜欢按自己的习惯被他人称呼。另外,由于交往区域和场合的不同,也要求人们因时因地,采取适宜的称谓。例如,对同一交往对象,在不同的交往场合,如私下或公众场合,在称谓上就有所区别。

3、要根据感情色彩选择称渭称谓的不同,其所包合的感情色彩就不同。如对同一交往对象,用通称、职衔称、敬称、亲属称等分别称之时,其感情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在这里,亲属称给人既亲又敬之感;敬称则敬之有余而亲情不足;而职衔称和通称,只是公事公办的惯称,其中的亲和敬就大打折扣了(二)称谓的避讳有些称谓在特定的场合使用是亲切的、自然的,而在其他一些场合则被认为是无礼的或令人不快的,所以,应当有所避讳。

小名:又叫乳名,称人小名,权利只在长辈,而且只限于家庭范围。成年以后,不应再唤其小名,公共场合尤其应避讳,否则是对其不尊重。

绰号:又叫外号、诨号、混号、混名。“绰”有宽余之意,绰号是指本名以外,别人根据其某个特征另起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憎恶或敬畏、调谑、嘲讽的意味。绰号的种类繁多,大多以比喻的手法,精炼地概括出该人的特征,因此生动形象,易说、易传。例如,有的以残疾命名,如“瞎子”、“麻子”、“跛子”、“聋子”、“结巴”、“秃子”等;有的以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命名,如“王大侃”;也有以生活状况命名,如“赵光腚”。俗话说:“足怕走斜道,人怕起绰号。”给别人起绰号并公开称呼是对他人的不尊,是非常不礼貌的雅号:在古代,文人雅士多以雅号自命,是一种寄情言志的标志。雅,即清高之意,如“某某居士”、“某某斋主”,等等。现今雅号己不多见,仅限于少数学者,在公共场合则不宜提及。自报雅号显得自命不凡,实则迂腐有余;称他人雅号,则酸腐十足,易引人嘲笑。

昵称:是一种亲热的称呼。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朋友、恋人,或是夫妻之间的称呼。大多是取名字中的一两个字,或另有约定。只适用于特定场合或特定时间,在正式场合不宜称呼排行:一个家庭或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之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称法。过去的家庭里子女众多,为了方便,父母常以排行称呼孩子,意同“小名”。上学后,大多以学名(即大号)代替。这类称呼在家庭亲友以外场合不宜使用。

蔑称和贬称:礼貌语言的主旨是对听话人表示友好和尊敬,蔑称和贬称则恰恰相反,是蔑视、轻视听话人的一种称谓。如称农民为“土老帽儿”、“土包子”;称外国人和外族人为“洋鬼子”、“番蛮子”;称异地人为“山东棒子”、“东北佬”;称军人为“大兵”、“丘八”等等。对他人使用蔑称和贬称是不礼貌的表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