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5.12国际护士节专题

2014-09-19 17:38 来源:医学教育网

「理解」理解是爱,更是包容。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因为对患者的责任,她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她们既任劳又任怨,给患者以发自内心的关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赖。而这种理解和信赖又给予她们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让她们更加懂得工作的价值,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请您听我说

其实我们为病人做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但病人却记住了我们为她做的一点一滴。

今天交接班时30床患者申全英跟我说有空到她那去一下,她有话跟我说,我心里一紧,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交完班忙完手头的事情我赶紧去了30床,申全英说:“护士长我今天要出院了,但我有很多话要跟你说,你坐下来听我慢慢说。”我心里更紧张了,这个患者到底对我们哪里不满意呢?还要我坐下来听她慢慢说?说句心里话,自从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我们全科护士都很努力,就怕患者有不满意的地方,我每天在病房向患者了解护士的工作情况时,他们反应很好啊,没听说对我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呀。

我刚坐下申全英就拉着我的手说:“护士长我要向你反映几件事情。”我深吸了一口气说:“没关系,你说。”“我先要跟你说说你们的阿粉。”说阿粉,我心里又是一紧,阿粉是我们的办公护士,科里每天的出入院病人很多,阿粉每天中午都要加班才能把事情做完,难道因为忙疏忽了什么,病人对她不满意?病人咳嗽了一阵接着说,“上次住你们科就认识你们的阿粉了,我上次出院当天要做一项化验,阿粉就跟我说不要急,我打电话让师傅把你的血马上送到化验室,然后再打电话给化验室让他们马上给你做,只要他们一确认我就可以给你办出院手续了。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你们的阿粉真是负责任,她这么忙还能替我想得这么仔细、周到。我这次一来她就这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让我感觉很亲切。”听到这里,我心里才放松了一下,原来并不是要告我们的状。

“我第二个要说的是你们的谢玲涛。我上次住院就是她管的我,出院时详细地告诉我回家要注意什么,我问她我有什么不舒服我该找谁,谢玲涛告诉我一句话‘谁最了解你的病你就找谁’,谢玲涛的这句话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所以我这次就来找朱宏了,上次他就是我的主管医生,我这次看了朱宏的专家门诊,把我收进来了,还跟施主任联系,由施主任亲自给我放了支架。”说到这里,她稍稍喘了口气,又接着说“下一个我要说说朱宏,我上次住的是12床,旁边的11床是一个苏北农村来的老太太,在当地的医院很长时间不能明确诊断,到你们这很快就诊断是药物造成的肝损伤,挂了几天水效果很好,老太太因为经济原因要出院,他儿子也在病历上签字了,朱宏知道了特意从胃镜室赶过来跟老太太说,你要出院我们不强求你,但我有几句话一定要跟你说,第一,回去后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劳累;第二,一定要按时吃药;第三,一定要按时到当地医院复查,有什么不舒服要马上去医院。朱宏真是负责任,按理说病人签了字要走,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还特意从胃镜室赶过来跟11床交代注意事项,朱宏走后,11床说朱宏人真好,像是我们老百姓的儿子。”说到这里,一直坐在旁边没讲话的申全英的老伴说“那次老太婆是真被朱主任感动了,听朱主任跟11床讲话,她躺在床上一个劲地流眼泪。”

申全英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我下一个要感谢的是你们的施主任,进来之前我水都喝不进去,体重由原来的130斤掉到现在的70多斤,瘦得皮包骨头了,你们施主任亲自给我放了支架,施主任操作技术熟练,动作非常利落,几分钟就帮我解决了问题,支架放好后立刻给我端来一杯水让我喝下去,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这么痛快地喝过水,而且一点呛咳都没有。”申全英又擦了擦眼睛接着说:“还有你们科里的这些小姑娘,天天来问长问短,帮我做这做那,让人感觉很亲切。我记得我去放支架那天,她们一直把我送到电梯口,跟我说奶奶不要怕,我们等你回来。放好支架回来陪检的师傅刚把我推进病区大门,她们马上就迎上来了,对我说道:”奶奶回来啦,怎么样啊?“从病区走廊一路过来,遇到每一个穿白大褂的都跟我热情地打招呼:”奶奶回来啦。‘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还有你们的刘静、张玲,虽然年纪不大,但打针技术真的很棒,我的血管非常难打,她们每次都是一针见血。“申全英又擦了擦眼睛,我递了一张纸给她,她擤了擤鼻涕接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跟老头商量了一下,给你们做了个锦旗,在锦旗上写了“德术并举,治病救人”,但这8个字不能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我身体不好,老头年纪又大,不能写了,我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说说心里话,希望你能把我们的意思反映给你们的领导,你们的科室真的非常不错,我今天就要出院了,这些话我一定要跟你说。“

听到这里,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我们为病人做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但病人却记住了我们为她做的一点一滴,这么感激我们!医患之间缺少的就是理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想,我们的医患关系将会更和谐,我们的医疗环境也一定会更好。

走出病室已经十一点半了,不知不觉我跟申全英聊了两个多小时了。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想到我们的病人这么善解人意,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把优质护理做得更好!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更多病人的认可和理解!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