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心肌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二)临床表现

1.先兆表现

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效果不好,或有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主要表现

(1)疼痛

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

诱因:心梗多不明显。

性质:其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难以忍受,有恐惧及濒死感。

部位:与心绞痛相似,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被误诊。

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经休息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2)心源性休克

1)疼痛时血压可下降,如收缩压0.04>1/4R);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

2)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损伤区的导联

 3)T波倒置。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氧区的导联

2.血清心肌酶测定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其中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为心肌所特有,故具特征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