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方式和类型: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影响,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指药物作用的结果。二者意义接近,习惯用法并不区分。但严格地说,二者是有区别的。如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阻断虹膜环状肌上的M 受体,而其效应则是环状肌松弛及瞳孔扩大。
(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药物无需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如口服硫酸镁在肠道不易吸收而产生导泻作用。
2.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 也称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或系统作用(systemicaction),是指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如口服地高辛,吸收后产生的强心作用。
(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也称治本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如青霉素用于脑膜炎,目的在于杀灭脑膜炎双球菌。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也称治标。如吗啡用于严重剧痛,阿司匹林用于发热,这种治疗不能消除病因,仅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
1.原发作用(primary action) 又称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首先产生的作用,如口服地高辛被吸收后,首先作用于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2.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 又称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是指由药物的原发作用引起的进一步作用,如地高辛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可使心输出量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进而产生利尿作用。
(四)药物的作用性质
1.调节功能 即调整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水平。由于很多疾病可使机体某些功能过度增强或减弱,故通过调整机体功能可达到治病目的。
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提高称为兴奋(stimulation,excitation),如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 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称为抑制(depression,inhibition),如苯巴比妥的镇静作用。深度抑制称为麻痹(paralysis)。
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 即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使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或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3.补充不足 又称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如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的糖尿病,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等。机体某些物质(如激素、维生素、元素、蛋白质等)不足,可引起多种疾病。及时补充相应的物质(药物),能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