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功能检验:
医学教育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信息如下,请参考!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5g/L.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4.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球蛋白(GLB)。
正常参考值:20-30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3.42—20.5μmol/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干功能指标。黄疸发生的原因:
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
②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肝内淤滞性黄疸、代谢障碍及肿瘤所治的肝病变。
③肝细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碍。由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寄生虫等所致的胆道梗阻。
8.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0—6.84μmol/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在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网整理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稍有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注意事项:
①空腹取血,取血后尽快测定;
②胆红素对光敏感,标本应尽量避光;
③严重溶血使测定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