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位。这类中药称皮类中药。它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其中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如黄柏、杜仲;少数为根皮,如牡丹皮、桑白皮;或为枝皮,如秦皮等。
一、性状鉴定
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的方法不同,形成了外表形态上的变化特征。在鉴定时,要仔细观察,正确运用术语是十分重要的。现分述如下:
(一)形状
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则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数呈短片状或筒状。一般描述术语如下。
1.平坦状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
2.弯曲状皮片多向内表面弯曲,通常取自枝干或较小茎干的皮,易收缩而成弯曲状,由于弯曲的程度不同,又分:
(1)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如企边桂。
(2)管状或筒状皮片向内弯曲至两侧相接近成管状,这类形状常见于加工时用抽心法抽去木心的皮类中药。如牡丹皮。
(3)单卷状皮片向一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如肉桂。
(4)双卷筒状皮片两侧各自向内卷成筒状。如厚朴。
(5)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如锡兰桂皮。
(6)反曲状皮片向外表面略弯曲,皮的外层呈凹陷状。如石榴树皮。
(二)表面
1.外表面指皮的外面。外表颜色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等,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呈现不同颜色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数树皮尚可见到皮孔,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如合欢皮的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牡丹皮的皮孔呈灰褐色,横长略凹陷状;杜仲的皮孔呈斜方形。少数皮类中药的外表面有刺,如红毛五加皮;或有钉状物,如海桐皮等。
2.内表面颜色各不相同,如肉桂呈红棕色,杜仲呈紫褐色,黄柏呈黄色,苦楝皮呈黄白色。有些含油的皮类中药,内表面经刻划,出现油痕,可根据油痕的情况结合气味等,判断该药材的质量,如肉桂、厚朴等。一般较平滑或具粗细不同的纵向皱纹,有的显网状纹理,如椿白皮。
(三)折断面
皮类中药横向折断面的特征和皮的各组织的组成和排列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是皮类中药的重要鉴别特征,折断面的性状特征主要如下。
1.平坦状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而无石细胞群或纤维束的皮,折断面较平妇,无显著突起物,如牡丹皮。
2.颗粒状组织中富有石细胞群的皮,折断面常呈颗粒状突起,如肉桂。
3.纤维状组织中富含纤维的皮,折断面多显细的纤维状物或刺状物突出,如合欢皮。
4.层状组织构造中的纤维束和薄壁组织成环带状间隔排列,折断时形成明显的层片状,如苦楝皮、黄柏等。
有些皮的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如厚朴。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如杜仲。亦有些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这些皮的组织较疏松,含有较多的淀粉,如白鲜皮。
(四)气、味
气味也是鉴别中药的重要方法,它和皮中所含成分有密切关系,各种皮的外形有时很相似,但其气味却完全不同。如香加皮和地骨皮,前者有特殊香气,味苦,后者气味均较微弱。肉桂与桂皮外形亦较相似,但肉桂味甜而微辛,桂皮则味辛辣而凉。
二、显微鉴定
皮类中药的构造一般可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进行观察。
(一)周皮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三部分。木栓层细胞多整齐地排列成行,细胞呈扁平形,切向延长,壁薄,栓化或木化,黄棕色或含红棕色物质。有的木栓细胞壁均匀地或不均匀地增厚并木化,如杜仲木栓细胞内壁特厚,肉桂的最内一列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别增厚。木栓层发达的程度随植物的种类不同有较大的区别。木栓形成层细胞常为扁平而薄壁的细胞,在一般的皮类药材中不易区别。栓内层存在于木栓形成层的内侧,径向排列成行,细胞壁不栓化,亦不含红棕色物质,少数含叶绿体而显绿色,又称绿皮层。栓内层较发达时,其内方的细胞形态,多为不规则形,此时常不易与皮层细胞区别。
(二)皮层
(三)韧皮部
韧皮部束和射线两部分。韧皮部束外方,有的为初生韧皮部,其筛管群常呈颓废状而皱缩,最外方常有厚壁组织如纤维束、石细胞群形成环带或断续的环带(过去也称为中柱鞘纤维)。次生韧皮部占大部分,除筛管和伴胞外,常有厚壁组织、分泌组织等,应注意其分布位置、分布特点和细胞特征,有些薄壁细胞内常可见到各种结晶体或淀粉粒。
射线可分为髓射线和韧皮射线两种。髓射线较长,常弯曲状,外侧渐宽成喇叭口状;韧皮射线较短,两者都由薄壁细胞构成,不木化,细胞中常含有淀粉粒和草酸钙结晶。射线的宽度和形状在鉴别时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