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基础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基础 > 制药工程 > 正文

外用膏-药剂制备

  药剂制备之外用膏:

  一、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

  1、含义: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2、外用膏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透过皮肤和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二)分类:外用膏剂可分为软膏剂、硬膏剂。硬膏剂又可分为膏药、橡胶膏剂等,类似的还有糊剂、涂膜剂、巴布膏剂、透皮贴片剂等。

  (三)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及影响因素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释放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穿透是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作用;吸收是指药物透过皮肤或粘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2、透皮吸收途径: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毛囊、完整的表皮角质层细胞间隙、皮脂腺和汗腺等。其中,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肤条件:①应用部位。②病变皮肤。③皮肤的温度与湿度。④清洁的皮肤。

  (2)、药物性质。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更易穿透皮肤。药物必须具有合适的油、水分配系数,即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作用较理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吸收越慢,一般选用分子量较小的。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膏中药物的释放在乳剂型基质中最快(与基质具有表面活性有关),动物油次之,植物油中又次之,烃类基质中最差。基质的pH值影响弱酸与弱碱性药物穿透吸收。分子状态的药物比离子状态易吸收。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脂性基质中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同用,能促进水溶性药物穿透毛囊。

  (4)、其他因素。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等与药物吸收的量成正比。

  二、软膏剂

  (一)软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亦称乳膏剂。含药材细粉量在25%以上的又称为糊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粘膜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急性损伤的皮肤不能使用软膏剂。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二)软膏剂的基质-油脂性基质

  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③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性质稳定。

  ④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及烃类等。

  特点:润滑、无刺激性,并能封闭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故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能与较多的药物配合,但油腻性及疏水性大,不易与水性液混合,也不易用水洗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1)油脂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混合物。此类基质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中药油膏常用麻油与蜂蜡的熔合物为基质。

  (2)类脂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类。

  ①羊毛脂: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由于羊毛脂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颇相似,故可提高软膏的渗透性。

  ②蜂蜡、虫白蜡、鲸蜡。可作为辅助乳化剂,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3)烃类:大部分为饱和烃,性质稳定,不易被皮肤吸收,适用于保护性软膏。

  ①凡士林:具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吸水性较低(约吸收5%水分),故不适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伤患处。与适量的羊毛脂或胆甾醇合用,可增加其吸水性。本品对药物的释放与穿透较差,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改善。

  ②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亦是常用的烃类基质,常用于调节软膏剂的稠度。

  (4)硅酮类(硅油):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润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具防水功能,对氧和热稳定,常与油脂型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本品对眼有刺激,不宜作为眼膏剂基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