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中藏经》介绍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署华佗所作,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中藏经》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学说,倡导重阳论。《中藏经》较早地将脏腑学说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华氏中藏经》为综合性医著,又名《中藏经》,旧题汉·华佗著,撰年不详。全书3卷,上、中卷为医论,下卷为临床。医论部分共49篇,联系脏腑生成和病理以分析证候和脉象,并论各个脏腑的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包括阴厥、劳伤、中风偏枯、脚弱、水肿、痹证、痞证、瘕瘕积聚等内容,兼论外科常见的疔疮、痈疽等病证,书中对一度盛行之“服饵”也有较为中肯之评析。医'学教育网|整理临床部分则介绍各科治疗方药及主治病证。所列诸方大多配伍严密,服法交代清楚。不少方剂类似经方,方论亦有精义,为后世临床家所珍视,如其中“三黄丸”与经方“泻心汤”药物组成和功用主治相同,其中“浴肠汤”与经方“大黄硝石汤”皆主治黄疸,且药物组成亦基本相同。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认为此书是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且最成体系,其中“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至“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共12篇,最具代表性。本次整理以宛委别藏清抄影印本为底本,以日本宽保二年壬戌(1742)浪华书林刻本为主校本,参考经典医籍相关内容进行校勘。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和中医药研究机构教师、学生研究和学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