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后世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文化的源头活水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后世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文化的源头活水:

爬出历史的废墟,抖落时光的封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翘盼着后世的眷顾。是掸一掸封尘束之博物馆的高阁,还是摩挲着寸字寸画,研读古人的智慧,聆听传世的福音?显然,作为比《黄帝内经》存在更早的医学古籍,马王堆古医书的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并发扬光大。

数位中医专家、学者,通过收集大量原始资料,进行严谨的论证研究,凝练出以“聚精、养气、存神”为主线的马王堆古汉养生理念,并在《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一书中得以全面展现。随着该书的面世和传播,马王堆汉墓文化尤其是古汉养生文化再次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那么,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王堆养生文化与《黄帝内经》养生文化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循着古籍的脉络,一起找寻答案。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精、气、神”一直被古人誉为人生三宝,故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包含整个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气化功能协调精与神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转化。因此,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畅达,“聚精、养气、存神”是人体养生的根本。马王堆古医书对我国秦汉时期养生保健理论进行了最早的、较全面的记载和论述,其中包含了大量生动、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何清湖领衔研究团队通过研读文献、考查史料、实践论证等多种方式,对《养生方》、《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导引图》等养生医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总结书中所涉及的顺其自然、注意饮食、调节情志、药物保健等多个方面,高度凝练出了“聚精、养气、存神”这一养生理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流连文化的注脚:让养生与生活触手可及

马王堆古汉养生是一门侧重经验和方法的养生学,书中列举的养生之道不仅有理论上的精深阐释,更有实践上的详细指导和说明,能够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种接地气的、与生活触手可及的养生文化。

马王堆养生关于“聚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食养生精”,一个是“房中守精”。人体之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一个是来自于饮食的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食养生精即是通过良好的饮食来积聚后天之精。从现存史料来看,首论“食物补益”之说的当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书中在论食养之道时,谈及韭菜为百草之王,长期食用能够补肾益胃、聪耳明目、强健筋骨;并且提出了众多房中养生的食疗方法,比如要持之以恒地使用柏子仁、牛羊乳等滋阴食物;房事频繁时可用鸟类补养,如春雀之卵、刚开鸣的雄鸡等。房中养生是马王堆养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将房中养生视为“至道”,重点通过“七损八益”论述了房中守精的原则和方法,倡导固精少泄,不可房劳。

关于养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法》一书首次提出了“寒头暖足”的养生原则。头面为人体阳经汇聚的地方,阳气最为充足,要通过常洗冷水脸、适度保持头部低温等方式来养生;而脚底为人体阴经集聚的地方,阴气并走于下部常易下肢寒冷,要通过泡脚、按足、散步等方式来暖脚。导引亦是加强人体气化作用的重要保健手段,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通过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展示了导引的徒手运动、器械操作、行气吐纳、意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功法和术式具有辅助医疗或养生保健作用。此外,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大量装有芳香中药的香囊、药袋或药枕,通过药气挥发达到清暑化湿、醒脾和胃、避秽安神等目的。

“存神”亦在马王堆古医书中有深刻的阐释。《十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其义为倘若一个人遇到祸害和不幸,就容易情绪失控,使得阴精泄漏,百脉废弛,容易导致身体的生机、朝气的丧失。这句话还明确提出“喜怒”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那么,怎样才有一个好心情呢?《十问》主张要神和内得,精神和谐,这样就能精力充沛、五脏固健、容颜焕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长寿的目的。《十问》还通过描绘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动画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要了解并遵循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遵循天地阴阳的运动法则,按照自然法则调摄身心,才能实现健康长寿。这些可以说是有关“天人相应”的最早记录。

叩开历史的门扉:看马王堆古汉养生 与《黄帝内经》养生

相比《黄帝内经》所倡导的养生思想,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侧重原则与思想,后者侧重方法与实践。《黄帝内经》提出了“天人合一”、“阴平阳秘”、“形神合一”、“辨证论治”等一系列基本法则,构建了整体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并为后世养生及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处在经验传承的层面,更加侧重养生的方法,具体涉及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情志养生、房中养生等百姓生活的各方各面。这众多的方法又可以归结到“聚精”、“养气”、“存神”这条主线上来。所以,研读《黄帝内经》像一部小说,主旨鲜明、环环相扣,而品读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则更像一篇散文,有的放矢,形散而神不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为一种经典的主流养生文化,《黄帝内经》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沃土,具有深厚的文化亲缘性和先天优势,是当前养生理念和养生实践的大势所趋。相比之下,形成年代更早的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趋于零散、朴素,以一种更为具象、更为初始的形态徘徊在主流养生文化的边缘。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整理,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一直以古医书的残破片段、出土文物的片语讯息呈现在世人面前,长期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埋没的境况。近年来何清湖教授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尝试对马王堆古汉养生思想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建构,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开枝散叶,通过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扩展和丰富,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自身立场和独特理念的养生文化。《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一书正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基础和开端。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无论从前人经验传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理论建构素材的角度来看,马王堆古汉养生文化对于中医理论之大成者《黄帝内经》皆有奠基之功,可以称之为后世中医理论及养生原则的源头活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