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微生物学 > 正文

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相信朋友们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相关知识点,供朋友们参考。

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一)中和抗体理与非中和抗体

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病毒表面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之为中和抗体。活病毒与中和抗体结合,导致病毒丧失感染力,称为中和反应。结合这种抗体的病毒不能再吸附和穿入易感宿主的细胞。如抗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血流中特异性lgM出现于病毒感染的早期,lgG出现较晚,它们都能抑制病毒的局部扩散和清除病毒血症,并能抑制原发病灶中病毒播散至其他易感组织和器官(靶器官)。粘膜表面分泌型lgA的出现比血流中lgM稍晚,它是呼吸道和肠道抵抗病毒的重要因素。而补体能明显地加强中和抗体的作用。

不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病毒表面抗原及病毒颗粒内部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之为非中和抗体。如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抗体,不能阻止病毒吸附穿放敏感细胞,但可与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结合,易被吞噬清除;抗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抗体,没有免疫保护作用。

(二)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方式

1.中和抗体和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导致病毒表面蛋白质构型的改变,阻止其吸附于敏感细胞。中和作用是机体灭活游离病毒的主要方式。

2.病毒表面抗原(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与相应的抗体(中和抗体或非中和抗体)结合时,易被吞噬清除。

3.病毒表面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有囊膜的病毒裂解。

4.感染细胞表面表达的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或通过ADCC作用或通过激活补体,使靶细胞溶解。

以上是“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手机整理,更多考试相关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