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中的统计资料都有什么类型?是2020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如下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笔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医学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性质一般分为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和等级资料三大类。
一、 定量资料
定量资料(quantitative data) 亦称计量资料(measurementdata),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个体)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定量资料。如身高(㎝)、体重(㎏)、脉搏(次/分)、血压(kPa)等为数值变量,其组成的资料为定量资料。
特点: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
统计分析:常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用t检验、F检验进行假设检验。
定量变量分类:
1、 连续型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在一个区间中任意取值。如血压、身高、体重。
2、 离散型变量(discrete variable):只能取整数。如新生儿出生数、手术病人数。
二、 定性资料
定性资料(qualitative data) 亦称计数资料(enumerationdata)或分类资料(categoricaldata),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称定性资料。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多为间断性资料。
统计分析:常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
三、 等级资料
等级资料(ranked data)亦称有序分类资料(ordinalcategorical data),是将观察单位按属性的等级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为等级资料。
如治疗结果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
根据需要,各类变量可以互相转化。若按贫血的诊断标准将血红蛋白分为四个等级:重度贫血、中度贫血、轻度贫血、正常,可按等级资料处理。有时亦可将定性资料或等级资料数量化,如将等级资料的治疗结果赋以分值,分别用0、1、2…等表示,则可按定量资料处理。
如调查某人群的尿糖的情况,以人为观察单位,结果可分—、±、+、++、+++五个等级。
关于“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统计资料都有什么类型?”的信息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更多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备考指导的内容,请持续关注医学教育网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