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恩龙 年龄: 47岁 有脆李: 200多棵,其中一百棵左右入选“巫山脆李优树” 感言: 靠兼职脆李致富,病人有需求不去就对不起职责
王恩龙今年47岁,是权发村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他“子承父业”作为乡村医生为村民服务已经二十多年,从21岁独立开下第一方药单开始,他始终觉得“救人是第一位的,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职责”。
兼职种脆李,收入比村医高
“巫山脆李优树,编号2103号,巫山县果业局”。在王恩龙的脆李园里,这样蓝色的标牌到处都是,行内人都知道,这玩意儿是果树的“身份证”,嫁接时,枝丫都可作为良种卖钱。这是技术人员对他果树种植技术的认可,乡村医生种脆李也是一把好手。
王恩龙共有200余棵,其中编入“巫山脆李优树”的就有100棵左右,这还不包括还在成长之中的小树(有望长大后继续入选“优树”),这样的比例,并不亚于专门种脆李的哥哥王恩海。
王恩龙种脆李,纯是源于“整点兼职”的想法。2000年之初,他已是权发村乡村医生的主力,乡村医生的收入,对一家老小的开销来说,有点捉襟见肘。王恩龙也种庄稼,作为家里的补贴。
为何选择种脆李?王恩龙介绍,他主要是觉得自己家的土地资源适合种脆李,而且脆李的管护相比于庄稼,更“撇脱(方便)”,方便自己完成主业(乡村医生)的日常职责,可“两全其美”。
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兼职会比正职更能来钱。以现目前的情况为例,乡村医生一年的基本补贴4800元,加上各类其他补助,年入万余元;但仅凭他的百棵优质脆李树,一年收入三四万不在话下。
这一情况出现的时间,跟哥哥王恩海靠脆李挣钱的时间相近。
探索脆李技术
巫山脆李质地脆嫩、个大皮薄,品质在众多李子中脱颖而出。
最开始,并非所有种在巫山境内的李树都有如此品相,优种的出现,离不开研究人员及种植人员的探索。脆李可以种植在海拔175米到1000米的中山带,种植面积广泛,起初,很多人都是“重栽轻管”,把树种下了事,不管护,也不清楚能挣多少钱。
也许是医生这个职业,让王恩龙偏“技术流”。
他发现,施肥的量、时机都会对李树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施肥适量为宜,施多了,树就死了;打枝不打枝对果子的大小影响也很大;夏天李子成熟,采摘的时机要拿捏好,绝对不能在高温的中午采摘,保存不当的话,脆李可能就“馊(变质)”了。
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探寻大自然的秘密,控制肥料、时机、温度、枝丫的疏密,才结出理想中最可口的果子。王恩龙形容那个过程“跟医生攻克一个病症差不多,需要洞悉常识、原理,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药到病除’。”
治病救人永远排第一
相比于脆李让人致富,乡村医生的收入并不能让王恩龙在物质上得到更多。
种脆李、乡村医生,哪个是正职,哪个是兼职?王恩龙想了很短时间,回答的声音很响亮:“脆李是兼职,村医生为主!”
作为土生土长的权发村村民,他永远记得从父亲手中接过药箱时,那一种持续至今的自豪与使命感。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后,他通过培训考取了相关资质,从未间断地为村民服务了二十多年。
村卫生室就位于村委会的一侧,一方小平房,能治的都是些小病,例如感冒发烧、风湿关节炎,如有急重病症,就需要马上和120联系。相比于在卫生室应诊,王恩龙更多的是接到村民的电话,就骑上摩托车出诊,“村里人都知道我的号码,24小时随叫随到!”
王恩龙觉得,(随叫随到)这一点是自己的基本职责,“即使是在田里(种脆李),再忙都要第一时间去,因为治病救人才是排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