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临沂乡村医生于兴礼:身虽残仍用微光温暖世界

于兴礼,临沂河东区汤头街道龙车辇社区卫生室一名普通乡村医生,他曾患有小儿麻痹症。从医25年来,他先后为乡亲们接诊65万余例,身残志坚用大爱守护着乡邻的健康,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庄稼人的“健康守护人”。在“5·17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了于兴礼所在的社区卫生室。

怀揣梦想 幼年不幸却胸怀救人大爱

14日上午,记者走进龙车辇社区卫生室见到于兴礼,半小时,他接诊了5名患者,从带着孩子看病顺便自己量血压的李大姐,到因为泪腺堵了看不清东西的王大爷,再到肚子疼但是还讲笑话的邢大哥,于兴礼一直认真接诊,连记者在对桌坐了半小时都浑然不知。

等到给5位患者都看完病,于兴礼才忙里偷闲喝了一口水,给记者讲起了他的故事。小时候母亲得了脑瘤去世,当时于兴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痛苦,却无能为力。加上他幼年罹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因此从小他便萌生了从医治病救人的理想。

于兴礼初中毕业后,怀揣梦想,去了济南市中心卫校学习了三年,学业完成顺利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回村就干起了乡村医生。当时村里的卫生室管着两个村的治病救人的任务,医生却只有他自己一人。

于兴礼说,村医的工作很辛苦,做村医这么多年里,不分白天黑夜,随来随诊,随叫随到。

2013年,龙车辇社区建设了高标准卫生室,当地村民常见病、多发病就地均能得到较好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标,较大程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于兴礼说,做乡村医生的25年,他不敢马虎大意,每一天,每一个人的诊断、用药、疗效,他都仔细看、仔细听、仔细想,大脑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现一点点漏洞。但即使他再小心翼翼,也有过数次险情。

做村医的第二年,他给一位于姓的婶子做了青霉素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但静脉点滴注射青霉素一分钟后,病人就发生了过敏反应,当时病人没有血压、没有脉搏,他快速抢救,还好病人慢慢恢复生命体征。

记得还有一次,一位姓王的中年人,静脉点滴清开灵注射液,刚输液不久就大汗淋漓,胸闷昏过去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化险为夷。

邻村的医生给一位患者输注青霉素时,出现了严重反应,患者家属骑着摩托车去于兴礼所在的卫生室求救。于兴礼急忙拿着针药去了患者家里,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病人已经休克,喉头水肿。他立即让病人平卧,注射肾上腺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升压,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此外给予抗组氨及皮质激素内药物。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看到病人逐渐苏醒好转,生命体征恢复,他心里由衷高兴,病人家属也十分感激。

2018年秋天的一天中午,于兴礼接到临沂市肿瘤医院打来的电话,问他是否认识车庄村的邢开先,邢开先在体检过程中查出胃恶性肿瘤。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一家三口,母子俩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邢开先本人也患有心脏病,一家三口常年吃药,靠低保救济。如今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真是雪上加霜,屋漏偏遭连阴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于兴礼心头一震,决定为邢开先在社区进行募捐活动。

于兴礼找人写了捐款倡议书,组织在社区广场进行捐款。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社区居民积极捐了五万多元。于兴礼又在水滴筹发出大病筹款,又筹得善款两万五千多元。邢开先得到了及时治疗,目前身体正在康复中。

“我的命是于兴礼医生给的。没有他的善心和热心,我可能早不在人世了。”每当说起于医生,邢开先都十分感激。

新冠疫情期间,于兴礼负责整个龙车辇社区近4000人的测温等任务,他骑着车走街串巷,认真给大家讲解预防注意事项。

面对疫情,不少村民存在恐慌和焦虑情绪,诊所由平时每日接诊人次60-70人猛增至100人左右,大家一有头疼脑热就担心是新冠肺炎。那些日子,于兴礼和同事们工作压力特别大。

“作为一名医生,我应当守护村民健康。”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于兴礼加班加点为村民诊治疾病,解释疫情特点,安抚村邻们焦虑的心情。为让大家少聚集,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一趟又一趟地奔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里。

于兴礼告诉记者:“只要大家都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于兴礼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尽自己所能为村民解除病痛,践行了一名乡村医生的职责,守护着一方乡邻的健康。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