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邵登君:古道热肠的乡村医生

邵登君:古道热肠的乡村医生

“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春节后外出打工快一个月的王同很是惦念家中多病的老母亲。

“老妈,您最近好着没?我‘五一’劳动节回去看您!”王同问候着。

“我好着呢,邵大夫隔一两天上门来一趟,天天电话提醒我吃药。最近精神好得很。”母亲笑呵呵地回应着。

王同母亲口中说的邵大夫,就是彭阳县王洼镇北洼村村医邵登君,一位古道热肠、专注乡村医疗,执着服务乡亲的乡村医生。

23年前,邵登君接下上一任赤脚医生的接力棒,成为北洼村一名乡村医生。

“我是前面的赤脚医生手把手带出来的。当时村医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背着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走门串户为乡民们看病。”邵登君说。

邵登君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着全村200多户人的联系电话。外出打工人员也都一一备注好与留守人员的家庭关系等,方便有紧急情况时联系。平时上门巡诊,总要问一句:“电话变了没?”,如果联系方式变了,邵医生就会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一笔。

2015年,邵登君与当地卫生部门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从此,走家入户、上门巡诊成了邵登君的日常工作。村里人谁有病,谁得的什么病,该吃什么药,邵登君都在小本本上记得一清二楚。知道谁吃药“吃两天就丢了”,邵登君就要隔两天打电话催问一下:吃药了没?每天按时吃了吗?

这些年,北洼村外出打工的人必定要记着的是邵大夫的联系电话。

信任和尊重,是北洼村父老乡亲给邵登君这位古道热肠、负责守信的乡村医生的最高褒奖。

作为乡村医生,邵登君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最开始很多村民们没有主动免疫的意识。邵登君只能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动员家长给孩子接种。最让邵登君揪心的是那些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儿童疫苗接种不够重视。邵登君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上门进行疫苗接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邵登君的执着最终打动了村民们,也从心底里认识到了免疫接种的重要性。渐渐地,每月接种时间,家长们都会主动带孩子前来接种。

让邵登君牵挂的,还有当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王洼镇北洼村村里有一座煤矿,煤矿职工及街道做生意的孩子也在本村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所以儿童数量是周边村的三四倍。

为了能够让辖区的每一名儿童都能就近接种免疫规划疫苗,邵登君租房子开展预防接种工作。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邵登君家的宅基地上筹建了第一所北洼村卫生室。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有了规范的接种室、接种台,规范的冷链设施(冰箱)等。卫生室的问题解决了,每月接种的儿童更多了,最多每天接种在80人以上。每月接种疫苗的那几天,邵登君忙得昏头转向。邵登君细心地给每一个辖区儿童建立纸质台账,备注联系方式。到了时间如果没有按时来,他就会挨个给家长打电话催促。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来袭。乡村医生邵登君又一次站到了第一线,带领乡亲与疫情斗争。村子封闭,平时散漫惯了的村民们不能接受,常在村口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邵登君每天坚守在执勤点,耐心劝说村民回去。他熟悉本辖区居民住址、家庭人员情况,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正确戴口罩、摘口罩、洗手、自己监测体温、室内及生活用品消毒。挨家挨户摸清返乡人员信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村子里的20多岁的年轻人都是在邵登君手底下免疫接种、打针吃药长大的。当他们成长起来,外出打工后,又将父母的健康托付给了邵登君。

2014年,邵登君被聘到王洼镇中心卫生院搞免疫规划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村医业务培训。通过几年来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开展,如今乡村百姓的医疗资料都规范录入,建立了完整清晰的档案,村镇医疗已进入规范化、电子化管理。

在培训中,邵登君发现现有村医年龄均偏大、文化水平均偏低,接受培训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好。他希望,能有年轻的专业人员加入到乡村医生行列,服务乡亲,让乡村的老百姓更多的感受到国家医疗的福利和红利。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