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正文

湖南乡村医生李冬至:用爱心之篙撑起健康之舟

春节前夕见到李冬至时,是在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篱村卫生室。

天气寒冷,李冬至和村里3位老人坐在小小的电烤炉旁,有一句没一句地扯着。

“我们打了几十年交道,没事就一起坐坐聊聊。他这个人一辈子对人诚实,和他在一起心里暖和。”今年78岁的彭汉其老人说,他患高血压、糖尿病10多年,有了李冬至这个“私人医生”,他病情稳定,安安心心过日子。

彭汉其的说法得到另外两位老人——84岁的李有余、67岁的姜泽政认同,他们同样是“两高”人士。

面对老友的评价,72岁的李冬至淡淡一笑。

“赶鸭子上架”当医生

1973年,28岁的李冬至本来安心当“社员”,与大家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料“赶鸭子上架”,他被当时的生产大队选定为赤脚医生人选。

“要我当赤脚医生,可能因为我岳父是老中医吧。”几十年后,李冬至还在猜测当初“入选”的原因。

其实,当地干部可能更看重他有文化、心眼实。事实很快证明,他们没有看错人。

1976年的一天,一位村妇因为流产,危在旦夕。李冬至赶去,简单处理后,决定把病人送往株洲县人民医院抢救。这时已是深夜,没有车辆,他便与几个年轻人一起抬病人进城。

那段路足有10公里。一路上,李冬至既当医生又当“轿夫”。4小时后,他们终于赶到医院,累得瘫坐在走廊上。

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我就得去。”李冬至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

2008年初发生冰灾,村民频频摔跤受伤,李冬至也冒着随时摔跤的危险,跌跌撞撞走在乡村小路上,成为村里最忙的人。一天傍晚,他正准备吃晚饭,听说村里马大娘摔倒了爬不起来,他赶快放下筷子,背着药箱就走。

马大娘80多岁,老伴去世,子女在外地工作。李冬至一进院子,见她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不能动弹。赶紧把她抱上床,小心处理好伤口,并帮她做了饭。第二天清晨,他又发动马大娘家的邻居,轮流照看她。

去年春节,一个村民患了病,上吐下泻。李冬至赶到后,初步判断他是糖尿病并发症,立即和其儿子把他送往区医院。不料医院没有人,李冬至只好通过自己平时的关系,打电话找来医生、护士,把病人抢救过来。忙完这些,已到深夜。

心里有一本“健康账”

在铁篱村卫生室档案库,一本本村民健康档案整整齐齐排列一起。翻开这些档案,上面详细登记着每个村民的健康状况,表格规范划一,填写一丝不苟。

“村里有100多名高血压患者,有67名糖尿病人,还有11名精神病人。”对铁篱村1500多人的健康状况,李冬至心里也有一本账。这本账,成为他护佑村民健康的“利器”。有了他的基础性工作,铁篱村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早已绝迹。多年来,全村“四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平平淡淡,波澜不惊。李冬至把生覆盖最宝贵的44年奉献给了村民,用爱心之篙撑起了全村人的健康之舟。如今,72岁的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不是没想过退休,他担心的是自己退休后村卫生室怎么办?

他把目光投向自己40岁的儿子。他儿子是中医药学校毕业,开着一个小餐馆,父亲忙时也来帮帮忙。

“我要让儿子尽快考个行医证,这样就好了。”李冬至说。

点评:

44年间,一个人可以有许多选择,可李冬至“别无选择”,一直坚守在小小的村卫生室里。他默默无闻地奉献,体现了一名乡村医生一心为民的高尚境界。

今天,在许多人看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也许太“理想化”了,但李冬至每天在实实在在地做着。当一些人高谈阔论时,当一些人改弦易辙时,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做到了执着坚守、默默奉献。

事实证明,高尚和贵贱无关、与贫富无关,它只同一个人内在的品性与修炼相关。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