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初级药士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是医学教育网学员的分享,现在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血小板的生理性止血作用取决于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它包括:①黏附:指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血浆中(von Willebrand)vW因子首先与胶原纤维结合,导致vW因子变构,血小板膜上的GPIb(糖蛋白)与变构的vW因子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组织;②释放:指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主要释放的物质有ADP、ATP、血栓素A2、5-羟色胺、内皮素等,后者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加速止血过程;③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形成血小板止血栓的过程;④收缩:血小板的收缩与血小板中的收缩蛋白有关。血小板活化后,胞质内Ca2+浓度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缩反应。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收缩时,可使血凝块回缩;⑤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果血管内皮破损,随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于破损的局部,可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性止血。

点击查看更多://bbs.med66.com/forum-267-248/topic-2128937.htm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