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段涛教授:产房的规范化管理

2016-08-03 11:53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由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课题组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联合主办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暨2016年产科危急重症疾病诊治学术会议于2016年7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段涛教授认为产科的风险点集中在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科、急诊室四个方面,风险控制原则要掌握二八法则。段教授从人员配备、硬件、管理制度和质控体系、文化建设四方面介绍了产房的管理。规范的产房应该配备助产士、产科医生、24小时麻醉医生on call,24小时新生儿科医生on call。产科抢救包括ABCDE-FUN,人员的分工应该是:麻醉/重症医生负责ABCDE(气道管理、呼吸管理、循环管理、药物、评估);产科医生负责FU(胎儿、子宫);新生儿科医生负责N(新生儿),但产科的医护人员也要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在人员配备方面的我们面临着理想状态与痛苦现状的巨大差距,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是降低剖宫产率、严格控制非分娩住院指征,提高床位周转率。在管理制度与质控体系方面,要有SPO架构,开展例会制度,进行产科一贯制管理(建立主诊医生组),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组建质控小组,建立配套产科指南,进行危急重症的模拟实训,制作质控简报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团队合作,有领跑的冠军、实用的工具、成功的故事。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