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陕西省抗癌协会癌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吴敏慧教授点评

2015-07-21 16:51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2015年7月18日上午,以“生命的守望”为主题的“第一届黑龙江省医学会癌症姑息治疗学术研讨会”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办公楼六楼盛大召开,此次大会由黑龙江省医学会癌症姑息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六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于雁教授主持,大会有幸邀请到了黑龙江省医学会焦广宇秘书长、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副院长,以及国内各大医院肿瘤界知名专家和讲者。
 
  陕西省抗癌协会癌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吴敏慧教授在《全程管理癌痛规范化治疗》中讲到:癌痛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2000年美国批准“2000-2010年为疼痛控制与研究的10年计划”;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痛日”;中华疼痛学会将2004年10月11日-17日定为第一个“中国镇痛周”,并提出“免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医生的神圣职责”的口号。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癌痛治疗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多患者无奈地忍受疼痛,在痛苦、绝望中等待死亡的到来。据统计,我国大约每天有100万癌症患者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癌性疼痛较剧烈、持续时间长,是一个反复发生、持续存在、不断加重的过程,常伴有患者的心理变化,如果癌症患者疼痛不能及时缓解,患者就会非常紧张、焦虑,甚至失眠。也有患者同时伴随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非常的绝望,甚至会自杀。
 
  近来疼痛研究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护士作为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主要落实者、患者及家属的主要指导者、教育者和权益的维护者,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对患者镇痛的评价,往往首先依赖于护士及时动态地进行观察、评估和记录,护士参与疼痛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以确保其合理性和个体化。同时,作为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护士较容易发现患者在心理、社会及灵性层面的困扰,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和转介,有利于真正实现良好的疼痛管理。
 
  “帮助肿瘤患者远离疼痛的困扰,积极面对生活,享受无痛人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护理人的义务。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学习,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疼痛护理小组更加明确工作任务,继续深入学习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新进展、新理念,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