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医学生 > 正文

为啥医学生都不愿读儿科专业?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后,孩子看病难的问题,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另一方面,儿科医生也是叫苦不迭,不仅是忙和累,不被理解的心酸也鲜为人知。近日,网文《谁会在乎我没吃饭》接连几天都高居微博热门话题。而这个话题的主人公,正是一位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诉说心酸

“今天急诊当值,被家属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泪。小时候我都极少流泪,也许只是想家了,也许确实只有外婆和妈在乎我是否吃过。几天谢绝一切电话,我想静会!”这是上海一位年轻儿科医生转发《北上儿科接连告急,小病不要再去添堵》这篇文章时所发的朋友圈文字。

该内容在微博上一经发布便转发过万,不少网友连称希望家属能换位思考,多点理解。不少儿科医生也纷纷感慨,“儿子希望爸爸每天能接他放学,我只能说,生病的小朋友少一点,爸爸不加班就尽量去接你。”

在采访中,一些儿科医生也表示,除了白班、夜班、急诊等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外,儿科与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在于,赚的比别人少,医患纠纷却比别人多。一位儿科医生告诉记者,接诊量大是一回事,但同样的接诊量,儿科医生收入却比其他科室要低。“小孩用药少,检查也少,经济效益低,收入自然就低。”

此外,儿科还被称做“哑巴科”,小孩子表述不明,父母又容易不明所以。“现在的小孩子都很金贵,原本一点点小问题,家长们却不这么看,有时候大动干戈,任你怎么说,他们都半信半疑,比较容易情绪激动,常常看病没多少时间,解释却要解释好久,弄得我们也很伤神。”

“她跟你说的还是有保留的吧,平时跟我们吐苦水大把大把的。说实话,真的挺累人,我们实习都觉得累惨了。”结束完医生的采访,一旁几个前来实习的学生这样说。

儿科专业一届只有两个人

随后,记者也采访了部分医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不愿意做儿科医生。

在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儿科活多钱少医患纠纷多。“急诊和儿科是大家最不愿意去的两个科室。我觉得急诊都比儿科好一些,起码年轻的时候还挺锻炼人的。儿科,除非是你很喜欢小孩子,不然真的没什么人要去。”

“我们这届临床医学一个年级24个班,平均每个班30人左右。大四的时候会分流一部分读妇产方向和儿科方向,儿科每届都开一个班,30个人招都招不满,大家还是不太愿意读儿科的。”温州医科大学的一位学生表示,学医本来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大家都希望工作后收入待遇能高一些。而儿科不仅压力大,收入连基本的平均线都达不到。

正在读儿科专业的人又是什么想法呢?杭师大医学院儿科方向一位研究生一年级的在读学生告诉记者,他们这一届,读儿科方向的只有两个人。“说实话,我们自己的意愿也不是儿科,是因为分数不够,被调剂到儿科专业来的。”她告诉记者,因为儿科专业通常都招不满,所以分数偏低的人,服从调剂后往往被分配到儿科。

儿科医师薪酬制度有待改善

与医学生意愿不强的鲜明对比,是儿科医生的紧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公开招聘人员的公告上,计划公开招聘42个岗位201人。而2015年时,该院的招聘计划是35个岗位164人,今年新增37人。

相关资料显示,1999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调整,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此后,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学专业,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资源短缺。2012年,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数量为2.2亿,儿科医师的数量仅为9.6万,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远低于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的美国,与之相比较,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20万。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其中提到,要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此外,还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仅供您参考。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