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人体内的液体系统,营气是血浆,卫气是液晶态组织液。那么,运行液晶态组织液的通道就是经络一一一不同层次的特定间隙。古人众多的结论也都证明经络系统是一种间隙结构。《灵枢。本藏篇》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素问。经脉》中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索问。痹论》说:“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十盲膜,散于胸腹”。不言而喻,“分肉”“腠理”等诸多的描述,就是术语中的间隙。经络依大小可分勺孙脉、络脉、经脉。一般地说,孙脉多指细胞间隙,络脉多指大的细胞团块及组织之间的间隙,经脉多指大的器官(主要是肌肉)的间隙。就象江河的大流向干流汇集一样,由孙脉、络脉、经脉依次汇流。《灵枢。痈疽》说:“……血和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首句是指由血浆向组织液的渗透,后句则是由络脉向经脉,也就是由组织间隙到器官间隙的汇流。
《灵枢。经水》有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肤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为什么无论是活体解剖还是尸体解剖。都找不到经络呢?主要是由于观念的误差。有人认为,纤络是一种象血管一样的管道。而事实上它是一种通道,不具备规则的形态学特点,循着细胞之间、组织之间、器官之间的间隙,忽而深浅、时而上下,倘遇入的空间,便“聚水成泊”枣这便是穴位厂。缺乏这样的观点,即使是钻到了经络里面,也不知道它是什么。经络的存在依赖于气的运行。“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古人把经络比作河流,实际上指的是“地下河”,不是地上河,更不是具有规则边界的“人工河”。它通常无固定的界限(有人说以筋膜为界,这并不准确),边界呈开放性而非封闭性,冻胶态与液晶态的分界,就是模糊的边界。透视到功夫深的师傅的经络亮且粗,就是液晶化程度高的缘故。而病人患处呈黑色,则是液晶态受阻复为冻胶态,运行不畅而过多积累代谢产物所致。液晶态与周围实物及冻胶态的物理化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采用现代手段,如电、热、声、光、同位素示踪等测试,发现经络是宽约一毫米的低阻抗、电敏感、高振动的多功能线。
经络的气循环不同于血液循环,它除了和血液循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外,还具有独到的作用。血液循环是由血管心脏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结构上具有封闭性(否则,血便外溢了)由它完成人和外界的交换,吸人氧和养料并排出代谢产物。而人体内部的沟通,如两细胞间的直接交换,血液循环就无能为力了,这就象铁路并不能完成社会各部门间的直接沟通一样。这只能通过气循环枣循着两细胞间的间隙,由液晶态组织液,直接地、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交换。它的意义在于更大可能地沟通了人体内部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搏动,所以,心脏停止了跳动,血液循环也就停止了。气循环则不然,只要肢体还没有彻底干枯,有一定的液性,就存在它的循环。因此,截肢的肢体,仍有经络存在。据此,植物虽然没有血液循环,但有液体系统,仍有气循环,有经络存在。这也体现了生命的物质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