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类型-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站:西医答辩
(一)Ⅰ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
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核。此型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次进城市的成年人。病灶通常可见肺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有原发病灶。结核菌可从原发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称为原发综合征。三者构成哑铃形阴影。多数病灶逐渐自行吸收或钙化。但常有肺部原发灶的少量结核菌进入血循环并播散到身体各脏器,常因人体抵抗力强,仅产生肺尖部、骨、脑、肝、泌尿生殖器官的孤立性病灶而逐渐愈合,但其中结核菌可存活数年之久,具有潜在复发的可能,形成继发结核灶。症状多轻微而短暂,类似感冒,有微热、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数周好转。
(二)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此型是各型肺结核中较严重者。包括急性、慢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性结核发展而来,成人更多见的是由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干酪样病灶破溃,大量结核菌进入血液循环所引起。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见,当机体免疫力十分低下时,结核菌一次性或短期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广泛播散,常伴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脏器结核。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X线胸片见粟粒样大小的病灶,其分布和密度十分均匀。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小量结核菌多次,间歇经血液入肺形成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可无明显中毒症状,患者常不自觉,于X线检查时发现。
(三)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此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多见于成年病人。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肺部病灶内的结核菌重新繁殖,形成以渗出与细胞浸润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病灶,少数是与排菌病人密切接触再感染而发生。此型肺结核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视其病灶性质、范围及人体反应性而定。轻者可有低热、盗汗等,如人体过敏性高,肺内的结核菌量大,会导致病灶呈干酪样坏死、液化,最后形成空洞和病灶的支气管播散。当病灶为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呈叶、段实变时,常呈急性进展,具有高度毒血症状,临**称为干酪性(或结核性)肺炎。干酪样坏死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样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
(四)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此型病程最长,由于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空洞壁增厚,空洞长期不愈,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起伏,病灶修复、吸收与进展、恶化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痰中常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X线显示一侧或两侧有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伴有支气管播散的病灶及明显的胸膜增厚。由于肺组织纤维收缩,肺门向上牵拉,肺纹呈垂柳状阴影,健侧呈代偿性肺气肿,纵隔向患侧移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重者因肺组织广泛破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导致肺叶或全肺收缩,形成"损毁肺".此类改变可视为继发性肺结核的后遗表现。病灶常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程迁延,症状起伏,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咯血及呼吸困难,常有干、湿啰音,可有发绀。
(五)Ⅴ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可由肺部病灶直接蔓延,也可经淋巴或血行到胸膜。青少年多见,有干性和渗出性两个阶段。前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胸液渗出时,胸痛消失,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当机体处于高敏状态时,结核菌侵入胸膜腔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除胸痛及呼吸困难外,有全身中毒症状,早期出现局限性胸膜摩擦音,随积液增多,出现胸腔积液体征。X线检查,中、下肺野呈现一片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向上,外侧升高。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黄色,胸腔积液细菌培养可找到结核菌,但阳性率较低。有时血性,蛋白含量高,在体外易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