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是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会涉及到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痛经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注重精神心理治疗,明确月经期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在难以忍受的疼痛出现时可以行非麻醉性镇痛治疗,适当应用镇痛、镇静、解痉药。
(2)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PG的产生,防止出现过强或痉挛性子宫收缩,以减轻或消除痛经。此类药物治疗80%有效。
1)苯基丙酸类如布洛芬400mg,每日3-4次,或酮洛芬20-50mg,每日3-4次。
2)灭酸类如氟芬那酸200mg,每日3次,或甲芬那酸250mg,每日3次,均于月经来潮即开始服用,连续2-3日。
(3)口服避孕药疗法:
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中PG.主要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疗效可达90%以上。避孕药Ⅰ号(复方炔诺酮片)或Ⅱ号(复方甲地孕酮片),于月经周期第5日始,每晚口服1-1.5片。连服22日。治疗后第一个月痛经症状明显减轻,第二个月后效果更突出。
(4)其他:
对于用上述方法治疗后效果仍不佳者,可于月经来潮时服用氢可酮(醋氢可待因)或可待因。
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行滞,逐瘀止痛。
代表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赤芍、川芎、桃仁、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香附、乌药、红花、甘草。
(2)寒湿凝滞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身痛,恶心呕吐;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小茴香、干姜、没药、当归、川芎、官桂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赤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
(3)湿热瘀阻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疼痛,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带下量多,色黄质黏有臭味,或伴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代表方剂:清热调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丹皮、黄连、生地、白芍、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延胡索、莪术、香附。
(4)气血虚弱证
证候: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八珍益母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母草。
(5)肝肾亏虚证
证候: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膝酸软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肾养肝。
代表方剂:调肝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