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毋庸置疑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整个中医学学习的基本功。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传统中医思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金钥匙”。所以无论从考试角度讲,还是从临床角度说,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是任何一个中医人都绕不过去的基本功。
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学科比较抽象,而且在外行人看来,或者对于中医思维还没建立起来的人来说,似乎显得“不科学”,如果有这样的感受,请先不要质疑它,首要任务就是好好的接受它。
【教材准备】
考试专用教材: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考试题型和分布】
题型:A1、B
分布:将2015年和2016年考试涉及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由图可见每年的考查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重点学习不是以为主,而是将的题型和出题方向作为参考,重点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灵活运用。据统计,如果认真做了教育网提供的模拟试卷和章节练习,毫不夸张的说中医基础理论达到28分是没有问题的。
【考试安排】
中医基础理论为第一单元第一个科目(往年考试都是这样安排),以2016年考试为参考:A1(1~18题)和B(93~104题)为中基,这就是告诉大家,每个科目的一类题型是按顺序排列的,不用担心分不清楚。
【复习计划】
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贵在坚持,要有自我约束力,凡事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用7~10天时间完成中基的复习,听完课及时做题,有些人说了,听完课做题效果很好,但是过几天再做就会差很多。这里建议您做题的原因是及时巩固,加深印象,测试自己是否可以听懂课程。如果听不懂,题也是做不对的。这样也就初步对出题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控。第二天一定要再次将学过的内容看一遍,这一点是必须要坚持做的。隔得时间太长,前期的付出基本上就白费了。
二忌这山望着那山高。除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平衡自己的心态,认准目标。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切记胡思乱想。
中基分为16个单元,整体来看各个单元分值比例相近,分值最多的是第六单元五脏。总分30分,是占有分值最多的科目之一,这就要求大家从开始就要踏踏实实的学习,10天内完成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主要是考虑到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吸收,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加快听课进度。当天没有完成的任务要利用其它的时间补回来,保证每个科目按照计划进行。第二遍复习的时候用4天即可,第三遍复习主要是针对易错点,有选择性的复习。
出题点很简单,都是教材中的原文叙述,所以不必做超纲题和有争议的题。在这里举例几道题,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考试形式。
例题1 下列各项,适用于“阴虚则热”的是
A.热者寒之
B.阴病治阴
C.阳病治阴
D.阴中求阳
E.寒者热之
【正确答案】C
例题2 下列气的生理功能,能控制汗液,唾液等液态物质分泌,排泄的是
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中介作用
【正确答案】B
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开始,不要盲目的复习,老师是您学习的指路人,点燃心中的小火苗,经过细心栽培,就会成为熊熊烈火,具有燎原之势。
中基考点分布图(重中之重)
中医基础理论 |
单元 |
知识点分类 |
2015年(分值) |
2016年(分值) |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整体观念 |
A1:1 |
|
辨证论治 |
B:2 |
A1:1 |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
精气学说 |
|
|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
阴阳的概念 |
A1:1 |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B:2 |
A1:1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A1:1 |
A1:1 |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
五行学说的概念 |
A1:1 |
|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
A1:1 |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
藏象学说 |
|
A1:1 |
第六单元 五脏 |
心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
B:2 |
A1:1 |
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
A1:1 |
|
脾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
A1:1 |
|
肝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
|
B:2 |
肾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
|
|
五脏之间的关系 |
A1:1 |
A1:1 B:2 |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
B:2 |
|
第七单元 六腑 |
六腑的生理机能 |
A1:1 |
A1:1 |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
|
|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
脑 |
A1:1 |
A1:1 |
女子胞 |
A1:1 |
|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
精 |
|
|
气 |
A1:1 B:2 |
A1:1 B:2 |
血 |
|
A1:1 |
津液 |
A1:1 |
A1:1 |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
|
A1:1 |
第十单元 经络 |
经络学说的概述 |
|
|
十二经脉 |
A1:1 |
A1:1 |
奇经八脉 |
|
A1:1 |
经别、经络、经筋、皮部 |
|
|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
A1:1 |
|
第十一单元 体质 |
体质 |
|
A1:1 |
第十二单元 病因 |
六淫 |
B:2 |
B:2 |
疠气 |
|
|
七情内伤 |
A1:1 |
B:2 |
饮食失宜 |
|
|
劳逸失度 |
|
|
痰饮 |
|
|
瘀血 |
|
|
第十三单元 发病 |
发病的基本原理 |
|
A1:1 |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
|
发病类型 |
|
|
第十四单元 病机 |
邪正盛衰 |
B:2 |
|
阴阳失调 |
|
|
精气血失常 |
|
|
津液代谢失常 |
|
|
内生“五邪” |
|
|
疾病传变 |
|
|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
预防 |
|
A1:1 |
治则 |
A1:1 |
B:2 |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
养生 |
|
|
生命的寿夭 |
|
|
总分 |
|
30分 |
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