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吴茱萸的功效和主治病证都包括什么?

有关中药理论-中药词典,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吴茱萸的功效和主治病证都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如下,请考生查看!

【性味归经】辛、苦,热。归脾、肝、胃经。有小毒。

【功效】散寒止痛,燥湿止泻,疏肝下气。

【主治病证】(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 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本品散寒止痛,燥湿 止泻,疏肝下气之功。)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本品辛热燥烈,能疏肝下气、散寒止痛。)

(4)呕吐吞酸。(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 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 (5)虚寒腹痛泄泻。(本品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

【性能特点】本品辛苦性热,香散降燥,入脾、肝、胃经,药力强且有小毒。有温中散寒、 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助阳、止泻之功,是治寒郁肝脉或中寒肝逆诸痛的佳品,是治 虚寒泄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的要药。

【配伍】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性热,有温阳散寒、燥湿之功;补骨脂 性温,有温脾肾、止泻之功;五味子性温,有滋肾涩肠、止泻之功;肉豆蔻性温,有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四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之阳、涩肠止泻、散寒燥湿和中 之功,常用治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

【用法用量】煎汤:2~5g;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有小毒,不宜多服或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