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功效特点】本品甘温补中,苦可燥湿,为健脾燥湿要药。盖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又主运化水湿,脾气得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所以又有利水止汗之功,故凡脾虚不运,或停痰停湿、发为泄泻或肿满之证,皆为主药。其治脘腹胀满及胎动不安之证,亦是取其健脾补气之功。
【功效作用】
1.补脾益气:①用于脾胃虚弱,症见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体倦无力者,可与茯苓、党参配用,如四君子汤。
②用于脾胃虚寒,可与干姜同用,如理中丸。
2.燥湿利水: ①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水肿、脘腹胀满等证。治痰饮可与茯苓、桂枝配用,如苓桂术甘汤;治水肿可与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同用,如五苓散。 ②用于脾肾虚寒较重,水湿不运者,可与附子、干姜配用,如真武汤、实脾饮。
3.固表止汗:用于脾肺虚弱,表虚自汗,可与黄芪同用,如玉屏风散。
4.益气安胎:用于气虚胎动不安,或气虚不固形成习惯性流产,可与黄芪、力参、黄芩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 则用于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火燥气,适用于脾虚肝旺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用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配伍应用】
1.配人参:白术健脾阳,人参保脾阴,二药配伍,使脾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则诸证自除。
2.配麻黄:白术既可健脾祛湿,又可以实肌表,使“微似汗”则风寒湿邪俱去;麻黄发汗解表,散寒祛湿而解除身体烦疼。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疼。
3.配桂枝: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解太阳之表,助膀胱气化。二药合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4.配黄芩:白术健脾除湿,黄芩坚阴清热,一苦温,一苦寒,二药合用,清热燥湿,健脾安胎。
5.配枳实:白术健脾祛湿,助脾运化,枳实下气化滞,消痞除满。二者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清升浊降,脾健积消,确有补不恋邪、消不伤正之妙用。
6.配鸡内金:白术健补脾胃,鸡内金善消瘀积,二药相伍,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精微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可以蠲除。
7.配甘草:脾司运化,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气升则健。白术苦温燥湿,能补脾阳,健运脾气;甘草甘缓性平,益气补虚,调中和胃。二药合用,健脾和中,调补后天之本。
8.配薏苡仁:白术偏于燥湿健脾,薏苡仁偏于渗湿健脾。二药合用,燥渗相兼,则湿去脾健。
9.配茯苓:白术健脾助运,茯苓利水从小便而去,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常用于治疗脾虚停湿夹饮、痞满不食、头晕目眩、小便不利、水肿诸证。
10.配山药 白术土炒能补脾胃而止泻,山药土炒能补脾胃而益肺气,二药合用,加强健脾益肺之力。
11.配附子: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运真阳,术附同用,有温阳除湿作用,用治寒湿相搏、身体疼痛、腰重痛且冷,小便不利。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或熬膏,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