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学职称 > 辅导精华 > 正文

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关于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初级中药师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伤寒论》。

组成:生石膏30~100g、知母15g、爽甘草6g,粳米15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能: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加减化裁】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更多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