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馏法的炮制方法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考到的内容,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干馏法温度一般较高,多在120℃~450℃进行,但由于原料不同,各物裂解温度也不一样,如蛋黄油在280℃左右,竹沥油在350℃~400℃左右,豆类的干馏物一般在400℃~450℃制成。
制备方法多以砂浴加热,在干馏器上部安装冷凝器以收集冷凝的液状物,如黑豆馏油等;有的在容器周围加热,在下面用容器接收滴下的液状物,如竹沥油等;有的用武火炒制获得油状物,如蛋黄油等。药料由于高热处理,产生了复杂的质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化合物,如鲜竹、木材、米糠干馏所得的化合物是以不含氮的酸性、酚性物质为主要成分,如乙酸、辛酸、庚酸、壬酸、癸酸、愈创木酚等;含蛋白质类的动、植物药(鸡蛋黄、大豆、黑豆)干馏所得的化合物则以含氮碱性物质为主,如海尔满(harman)和吡啶类、卟啉类的衍生物。它们都有抗过敏、抗真菌的作用。从含蛋白的动、植物的干馏油中尚分离出镇痉的成分。
推荐阅读:
备战2021主管中药师考试,如何培养解题思路?
2021年中药学职称课程 选你所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干馏法的炮制方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