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土三七的中药鉴定如下:

【来源】菊科植物菊叶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的根。
【产地分布】生于阴湿肥沃处。部分地区有栽培。分布于河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残存的茎、叶及泥土,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出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微,味甘淡,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
【功效与作用】破血散瘀,止血消肿。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研末口服,0.25~5克。外用:适量捣敷。用于跌打损伤、创伤。
【主要成分】根含蛋白质、多糖、鞣质、有机酸、色素和生物碱等。后又从根中分得千里光碱( seneciomine)、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菊三七碱甲( seneciphylinine A)、菊三七碱乙(seneciphylinine B)。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片剂考点汇总
2021中药学职称考试备考如何做到时刻状态在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土三七的中药鉴定”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