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中医基础】中医辨证论治:痢疾!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有关中医基础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基础】中医辨证论治:痢疾!”,具体内容如下,请考生查看!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湿热痢证候:

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瘀滞。

治法:清肠化湿,调和气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以治脓血;大黄、槟榔、木香行气导滞,以除厚重;少佐肉桂辛温通结;可加金银花清热解毒。

疫毒痢证候:

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病机: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芍药、甘草调营和血;行血;木香、槟榔调气导滞。可加金银花、丹皮、地榆清热凉血。

阴虚痢证候:

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病机:阴虚湿热,肠络受损。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以上即为“【中医基础】中医辨证论治:痢疾!”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中医基础相关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希望对你有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