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推荐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之一,今天小编就整理了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中阴阳偏衰的内容,分享如下:
考点: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用阴阳消长理论来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相对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相对长。其中,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欢迎登录医学教育网查看!
推荐阅读:
重磅!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延期到9月!
必看!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延期相关问题解读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之阴阳偏盛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如何安排?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