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这是阴阳偏衰时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的考点,为帮助大家复习,小编特整理了阴阳偏衰之阴虚则热相关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阴虚之证,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为主,其他三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五者之间,亦多夹杂并见。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推荐阅读: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备考 这些工具不能少!
阴阳偏衰之阳虚则寒
阴阳偏盛之阴胜则寒
阴阳偏盛之阳胜则热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欢迎登录医学教育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