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利水消肿药:泽泻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已确定,为帮助大家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中医内科的备考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利水渗湿药:泽泻。

泽泻

【药用】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痰饮停聚等症。

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亦为利水渗湿常用之品,且药性寒凉,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对水湿偏热者,尤为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朮配伍。

此外,本引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泄相火作用。

【处方用名】泽泻、建泽泻、福泽泻(洗净,晒干,切片用)、炒泽泻(炒用,多用于利水止泻)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胱,功专利水道、渗水湿,为治疗水湿为患的常用要药。且性属寒凉,有除热之能,既能用治湿热之症,复可配合应用以泄肾经之相火。

前人认为泽泻“利水而不伤阴”甚而有“补阴不足”之说,实皆根于六味丸而来。惟泽泻利水力佳,实有伤阴之可能,更无补阴之效用,张景岳谓:「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可资参考,故临床应尚须注意。茯苓与泽泻均能利水渗湿,作用广泛,故往往配伍应用。然茯苓能泻能补,兼有健脾宁心之效,而泽泻性偏于寒,泻而无补,专用于渗利水道。

方剂举例】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白朮。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泻小便短少者。

【文献摘录】《本草衍义》:「其供尤长于行水。」

《本草汇言》:「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本草通玄》:「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药品化义》:「除湿热,通淋浊,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推荐阅读:

利水渗湿药:猪苓

利水渗湿药:薏苡仁

利水渗湿药:茯苓

新课上线!2021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课程超前预售开启了!

官宣!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已公布!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资料,欢迎登陆医学教育网查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