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呕吐虚证的辨证治疗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有不断积累储备知识点,才能完美应对考试。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呕吐虚证的辨证治疗要点如下:

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虚证多因脾胃气阴不足所致。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治以扶正为主,或温中健胃,或滋养胃阴。

1.脾胃气虚

症状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虚弦。

证候分析

脾胃气虚,运化失职。

治法

补益脾胃。

饮食疗法

推荐食材

干姜、丁香、生姜、红枣、人参、粳米等。

推荐食疗方

①丁香煨梨(《食疗本草》):梨1个,丁香15g。梨洗净,挖去核,放入丁香,外用菜叶或湿草纸包裹,蒸熟食用。

②干姜粥(《寿世青编》):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100g。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乘温热服。

③生姜煨红枣(《饮食疗法》):生姜、红枣各适量。生姜切开,挖孔,嵌入红枣1枚,放炭火上炙烤,待姜皮焦黑,取枣细细嚼食。每服5~6枚,日2次。

2. 脾胃虚寒/脾胃阳虚

症状

患者劳累过度或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胃脘隐痛,口干而不欲饮,喜暖喜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证候分析

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失于温煦: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水谷熟腐运化不及,故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时作时止,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阳虚不能温布,则面色白,四肢不湿,倦怠乏力。中焦虚寒,气不化津,故口干而不欲饮。脾虚则运化失常,故大便溏薄。舌质淡或胖,苔薄白,脉濡弱,乃脾阳不足之象。本证以饮食稍有不慎即吐,肢冷便溏为临床特点。

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散寒和胃止呕。

方药治疗

用理中丸为主方。

3.胃阴不足

症状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呕吐少量食物粘液,反复发作,胃脘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似饥而不欲食,舌红津少,脉多细数。

证候分析

胃阴不足,失于濡润,胃失和降:胃热不清,耗伤胃阴。以致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故干呕、呕吐少量食物粘液、反复发作。虚热内扰,故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津液不能上承,因而口燥咽于。胃阴虚,大肠津枯,故大便干结。舌红津少,脉细数,为津液耗伤,虚中有热之象。本证以干呕,口燥咽干,舌红津少为临床特点。

治法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和胃降逆止呕,滋阴养胃。

方药治疗

用麦门冬汤为主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