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内科学:水肿的病因病机是怎样的?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水肿的病因病机如下:

一、病因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2.湿毒浸淫、内归脾肺

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

3.水湿浸渍,脾气受困

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多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水肿。

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

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

饮食不节,劳倦太过,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横溢肌肤,而成水肿。

6.房劳过度,内伤肾元

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二、发病机理

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肾虚水泛,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失其通调水道之职,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反之,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病情加重。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放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

此外,瘀血阻滞,损伤三焦水道,往往可使水肿顽固不愈。

医学教育网提供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医学教育网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全面热招中!欢迎了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