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起源于莫高窟的开塞露!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开塞露是治疗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的一种常规药品,在临床上普遍使用。开塞露的主要成分为甘油,将甘油装入一个梨形的容器中,使用时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润滑、刺激直肠壁,软化大便,使干燥的大便易于排出,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药物。这种简便实用的药物最早起源于甘肃。在甘肃莫高窟的敦煌医方中,有一首“疗大便不通方”,所记述的功效、外形都与开塞露极其相似,堪称开塞露的原型。

由于地处西北,古代甘肃人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都具有局限性,便秘在当时普遍存在,因此在敦煌卷子中有多首疗大便不通方。其中敦煌卷子S.5435记载的“疗大便不通方”,就是将苇筒子先插入生羊胆中,用线扎紧,然后用湿纸把苇筒子包裹住,以利于插入肛门,插入肛门后将胆汁挤入肛肠内,达到导泻通便的目的。而用动物胆汁导泻是非常科学的,将胆汁用于大便不通在我国医学史上由来已久,被尊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中,就有蜜煎导方用来治疗大便硬结,《伤寒论》记载:“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医‘学教育网|整理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在敦煌卷子《杂疗病药方》(P.3378)中“疗大便不通,上猪胆一枚,一灌即差”的记载,都说明猪胆汁在治疗便秘时的重要作用。

中医文献学家马继兴先生在《敦煌古医籍考释》中将敦煌卷子S.5435命名为《不知名医方第四种》,卷子为册页装,现存十九页,有四周单边框界,每页七行,每行十二字。卷子上“使馆崔相公有此”的记载,据此考崔协为五代后唐人,卒于926年(据《五代史》卷五十八本传),故将此卷子之编撰年代定格在五代时期,这就说明,早在五代时期,朴素的甘肃人就已经制作了简易的开塞露应用于临床,只是还没有使用“开塞露”这个名称而已。

不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现在的开塞露和数千多年前由动物胆囊制成的开塞露都异曲同工。使人震撼之余,更加提示我们,甘肃是中医学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的敦煌医学不是死了几千年的木乃伊,而是活了数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对现代临床也有指导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