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枣文化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枣甘甜可口,是药食两用的佳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枣除了作为药用和食用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枣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枣,谐音“早”,在我国人民心目中,象征着幸福、美满和吉祥早日到来。在各种喜庆场合中,都少不了枣的身影。在新婚典礼中,大枣和花生是必备的果品,人们把祈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心愿,寄托在大枣身上,祈求“早(枣)生贵子”。除夕之夜,中国人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时要准备各种糕点糖果,大枣也是必不可少的,寓意为“春来早”。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年轻的女子常在夜晚进行各种乞巧(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活动。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的风俗别有情趣:七个要好的姑娘在一起集粮集菜包饺子,分别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大枣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陕北人喜欢在接待贵宾时,用一杯开水,泡上五颗大枣,寓意为“五子早登科”,让人听着顺耳,心也舒坦。

在许多古典小说戏曲中,也有许多用枣作为隐语的。据《传灯录》记载:禅宗五祖弘忍欲传法于六祖惠能,交他粳米三粒、枣子一枚,惠能悟出:“师令我三更早来也。”这与《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暗示悟空半夜授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中,崔莺莺让红娘给张生传书信,红娘不懂,张生向红娘解释明白后,红娘唱道:“[耍孩儿],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此处也用“三更枣”暗约张生“三更早些来”。元曲《香囊怨》也用“干枣儿”谐音“赶早儿”。

字形的由来

我国是枣的故乡,大约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考古人员在很多地方发现有枣的炭化化石。枣最早是从野生酸枣培育而来的,我们聪明的祖先,对酸枣进行选育栽培品种改良,经过一代代筛选,逐渐培育出味道鲜美、果肉丰满的定型枣树。所以有“金枣银枣都离不开酸枣”的说法。酸枣多刺,古代又叫“棘”。据说仓颉造字时,为了区别,就将刺的偏旁上下叠起来,创造了“棗”字。后来人们为了简化书写方便,就写成了“朿二”,变成了“枣”字。

枣音的传说

枣之所以取名为“枣”,据说和黄帝有关。相传,中秋时节,黄帝带领大臣、卫士到野外狩猎。走到一个山谷中,已人困马乏。这时只见半山上有几棵大树,红果累累悬于枝间,红若朝霞,灿若璞玉。于是黄帝顺手摘取一枚,含于口中,其味酸甜,顿觉神清气爽,体乏立解。士兵们吃后也连声说好,但都不知其名,就请黄帝为该果赐名。黄帝说:“此果解了我们饥劳之困,一路找来不易,就叫它‘找’吧!”时间久了,叫着叫着就变成了现在枣的读音。另有一说,黄帝访大隗(大隗,神仙名),路遇红果,不知其名,乃摘果握于手中,见大隗后问道:“老先生可知我手中所握何物?”大隗道:“早,毋卜!”意思是说:“早,何必占卜呢!”黄帝出示其果,大隗道:“此果谓‘早’,为吾延年益寿之物,吾今年九十有三,实乃此果所赐。”黄帝闻后铭记于心。后世因枣对养生的独特价值,而被誉为“百果之王”。

药用价值

如果找中医看病,有时医生会叮嘱在药里再加上几枚大枣,有点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药引”,你可别小看了这几枚大枣,如果没有它,中药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关于大枣入药,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秦始皇外出游猎,在返回京都途中,在一棵枣树下休息,这时御医端上了一碗“人参鹿茸大补汤”,秦始皇喝了一小口,感觉又苦又涩,不由心中火气上窜,举起药碗就要向御医头上泼去。这时,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掉下了一颗大枣,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了药碗中。秦始皇见状一愣,心想,枣自天降,此乃天意。于是转怒为喜,开始用药。这时,他明显感觉药汤的味道大变,喝完药后,觉得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大有开始返老还童之感。御医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中。自此开始,每用补药,必定加枣。此方也很快在社会上传了开来。

大枣作为药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有“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药”等功效。

诗文趣谈

大枣的艳形和美味,历来为诗人所赞誉。

关于枣的诗句,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在《豳风·七月》中吟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清代·纪晓岚在《食枣杂咏》借用此语改为:“八月剥枣时,檐瓦晒红皱。”“红皱”即枣。

晋初文学家傅玄有《枣赋》云:“有蓬莱之嘉树,植神州之膏壤。……既乃繁枝四合,丰茂蓊郁,斐斐素华,离离朱实,脆若离雪,甘如含蜜。脆者宜新,当夏之珍,坚者宜干,荐羞天人。……全生益气,服之如神。”起句模仿屈原之《橘颂》,赞美枣树,后几句则从枣的外形、口感及功用方面来赞美枣。宋代史尧弼在《枣》也有类似诗句:“后皇有嘉树,剡棘森自防。”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回忆他童年的情景时写道:“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一位贪吃大枣的顽皮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另一首《又呈吴郎》中,则借枣写了一个悲凉的故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中说西邻的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来我的院子里打枣,如果不是因为困穷哪会这么做呢?所以我只能任由她去打,不但不能责怪,还要表现出亲和的态度。全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悲悯之心,也对底层老百姓的穷苦描写得淋漓尽致!从而起到劝勉当政者的意图。

宋代诗人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欣然作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诗人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一身,这时候,耳边传来了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柳树底下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在叫卖黄瓜。诗人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表达了他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在他的另一首诗《枣》中写道:“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通过对枣的生长过程,感叹人生易老。

金秋时节,红枣丰收,枣乡的美景也美不胜收。清代诗人崔旭写道:“河上秋林八月天,红珠颗颗压枝圆。长腰健妇提筐去,打枣竿长二十拳。”(《鬲津竹枝词九首·其七》)清代另一诗人王庆元也写道:“春分已过又秋分,打枣声喧隔陇闻。三两人家十万树,田头屋脊晒红云。”(《盐山竹枝词七首·其六》)据《盐山县新志》记载,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在《泊无棣沟》一诗中也写道:“行过大山看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这几首诗通过“红珠颗颗压枝圆”“打枣声喧隔陇闻”“田头屋脊晒红云”“房上地下红一片”,形象描写了红枣丰收时节,人们打枣、晒枣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历来用枣进行讽喻或借诗言志的也不在少数。后秦赵整《讽谏诗》云:“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荫。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赞扬了枣虽然外表“多棘刺”,但内“有赤心”,犹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别具一格。宋代丁谓《枣》云:“外炳丹朱彩,中含石蜜滋。”则说枣表里俱佳。宋代王安石《赋枣》云:“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也极言枣的实用美德。宋代王溥《咏牡丹》云:“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可作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通过用枣和牡丹的对比,来衬托枣的实在,牡丹的华而不实。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