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中医专长中医妇科学

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中医妇科学女性生殖生理: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学习,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1.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1)行经期  行经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既是本次月经的结束,义是新周期开始的标志,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2)经后期  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阴长,是指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呈重阴状态。重阴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间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4)经前期  即经间期之后,约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H口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若已受孕,精血聚以养胎,月经停闭不潮;如未受孕,则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而溢泄而为月经。

月经周期巾4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1)天人相应说  《素问·八正神明论》认为月经的节律与月亮运动的节律一致。妇女的性周期以月为节律,故明代李时珍、张介宾以此取类比象推论月经调节为:上应月相,下应海潮,是天人相应的现象。《血证论》指出:“月有盈亏,海有潮汐。女子之血,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女子每月则行经一度,盖所以泄血之余也。”可以说是初步提示了月经周期形成与渊节的机理。

(2)肾阴阳转化说  有学者提出月经出现周期性的藏泻,是肾阴、肾阳转化,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经后期血海空虚,肾阴增长,阴中有阳,此时表现为“藏而不泻”;经间期,是肾之阴精发展到霞阴转阳的转化时期;经前期,是肾阳增长,阳巾有阴,肾阴阳平衡中阳的功能渐趋充旺时期;行经期,是“重阳则开”阶段,在阳气的转化中推动经血的排出,子宫表现为“泻而不藏”,除旧生新,出现新的周期。

(3)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说  现代中医学术界根据《内经》和历代有关著述,对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进行了有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女性生殖轴概念,月经周期即由此生殖轴进行调节。

(4)脑-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说  “中医天癸古今论”根据“古今对天癸的认识及脑为元神之府和肾主髓通脑的理论,提出脑-肾-天癸-冲任-胞宫(女)、睾丸(男)轴为性生殖机能调节系统”的新概念,南这一轴心主司月经生理。

总之,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肾气、天癸、冲任、气血、胞宫有着规律性的变化。在肾气的主导下,天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任通冲盛,气血和调,作用于胞宫,调控子宫依时下血,是为月经。

中医医术专长辅导课程

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歌诀】考点汇总

【歌诀速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速记72点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50个清热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整理!

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证书vs中医医术专长证书作用对比

上文关于“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中医专长中医妇科学”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专长-超值精品班

2022年新课

18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