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
|
来源 |
组成 |
功效 |
主治 |
独参汤 |
《景岳全书》 |
人参 |
补气,摄血,固脱 |
失血后气血虚衰,虚烦作渴,气随血脱危症;产后血晕;久病元气虚极,体倦脉微 |
补肺汤 |
《永类钤方》 |
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苑 桑白皮 |
补肺益气养阴 |
肺虚劳嗽。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色白 |
人参五味子汤 |
《幼幼集成》<表项> |
人参 白术 茯苓 五味子 麦冬 生姜 大枣 甘草 |
健脾益气,养阴敛肺 |
小儿久嗽,脾肺气虚,乏力口渴,自汗气短 |
生姜甘草汤 |
《千金要方》 |
人参 生姜 甘草 大枣 |
益气生津 |
虚寒肺痿,咳吐涎沫清稀量多,咽燥口渴,短气不足以息 |
黄芪鳖甲散 |
《卫生宝鉴》 |
黄芪 鳖甲 天冬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紫菀 半夏 茯苓 知母 生地 白芍 桑白皮 人参 肉桂 桔梗 甘草 |
益气养阴,除蒸止咳 |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日晡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
保真汤 |
《十药神书》 |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赤白 茯苓 五味子 当归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赤芍 柴胡 厚朴 地骨皮 黄柏 知母 莲心 陈皮 生姜 大枣 白芍 |
益气补血,滋阴降火 |
气阴耗伤,肺痨咳嗽,声低无力,痰中带血,血色淡红,面色白,午后潮热,颧红盗汗 |
拯阳理劳汤 |
《医宗必读》 |
人参 黄芪 肉桂 当归 白术 甘草 陈皮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
益气温阳 |
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则喘乏,自汗心烦,遍身作痛;心悸气短,心胸闷痛 |
六君子汤 |
《校注妇人良方》 |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
健脾益气,燥湿化痰 |
脾胃气虚而兼痰温,气短咳嗽,痰白清稀;月经不多,女子不孕;云雾移睛,风牵偏视 |
加味四君子汤 |
《三因方》 |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黄芪 白扁豆 |
健脾益气 |
脾气虚诸证 |
异功散 |
《小儿药证直诀》 |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
健脾益气和胃 |
脾胃虚弱,纳呆脘痞,或呕吐泄泻 |
六神散 |
《三因方》 |
人参 白术 茯苓 扁豆 黄芪 生姜 大枣 甘草 |
健脾益气和胃 |
小儿脾胃虚弱,夜啼腹泻,不欲乳食 |
肥儿八珍糕 |
《验方》 |
党参 芡实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米仁 莲肉 五谷虫 炙鸡内金 白砂糖 粳米 糯米 |
健脾和胃,消积疗疳 |
小儿疳气,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欠佳 |
补气运脾汤 |
《统旨方》 |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陈皮 砂仁 半夏曲 生姜 大枣 |
补气升阳,健脾和胃 |
噎膈气虚阳微,长期饮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 |
益脾散 |
《证治准绳》 |
人参 茯苓 草果 木香 甘草 陈皮 厚朴 紫苏子 姜枣 |
温补脾胃,祛风散寒 |
脾胃虚寒,风寒毒邪侵袭,面青呕吐,多啼、小儿脐风证 |
补中益气汤 |
《脾胃论》 |
黄芪 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脾胃虚弱,发热自汗,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气虚下陷,脱肛久泻,子宫下垂;疮疡痈肿;月经量多,崩漏胎漏;小儿五软;慢喉瘖;上睑下垂,圆翳内障,青风内障 |
举元煎 |
《景岳全书》 |
人参 黄芪 升麻 白术 甘草 |
益气升提 |
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脱肛,狐疝,遗溺 |
人参紫金丹 |
《医宗金鉴》 |
人参 丁香 五加皮 甘草 茯苓 当归 骨碎补血竭 五味子 没药 |
补气养血,坚骨壮筋 |
跌仆闪撞而气虚者 |
调中保元汤 |
(验方) |
党参 黄芪 冬术 熟地 山药 萸肉 川断 补骨脂杜仲 龟版 鹿角霜 陈皮 茯苓 甘草 |
益气血,调脾胃,补肝肾 |
脾肾两亏,慢性劳损或骨折延迟愈合 |
妙香散 |
《和剂局方》 |
山药 茯苓 茯神 远志 黄芪 人参 桔梗 甘草 木香 辰砂 麝香 |
调补心脾,益气摄精 |
劳伤心脾,气不摄精,遗精滑泄,遇劳则发 |
健固汤 |
《傅青主女科》 |
人参 白术 茯苓 薏苡仁 巴戟天 |
温脾益气,化湿止泻 |
脾虚气弱,经行泄泻 |
益气导溺汤 |
《中医妇科治疗学》 |
党参 白术 扁豆 茯苓 桂枝 升麻 桔梗 通草乌药 |
益气健脾,开肺导尿 |
妊娠转胞,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白 |
保元汤 |
《景岳全书》 |
人参 肉桂 黄芪 糯米 甘草 |
培补元气 |
气虚痘疮塌陷;元气虚弱,小儿生后无力吮乳,哭声低沉,形神虚怯 |
益气聪明汤 |
《东垣试效方》 |
黄芪 人参 升麻 葛根 蔓荆子 芍药 黄柏 炙甘草 |
益气,升阳通窍 |
清气不升,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目生障翳,视物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