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五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此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五脏之间的关系”,详情如下:
(一)心与肺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心主血与肺主气,即心主行血与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肺主气,具有助心行血之作用。肺气正常则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心主血,推动血液循行,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二)心与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脾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化血液。脾气旺盛,则血之生化功能正常,血液充盛,则心有所主。心主血,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之阳气可以温养脾土,使脾阳不衰,保证了脾生化血液之正常。另外,心气推动血液循环,脾气统摄血液行于脉中,推动力和固摄力的协调平衡,从而维持血液正常循行。
(三)心与肝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血液贮藏于肝,通过心气推动作用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故心、肝病变均可表现为神志活动的异常。
(四)心与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与心血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濡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维持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五)肺与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组成宗气。肺呼吸功能和脾运化功能的强健,是气强盛的基础。另外,肺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有助脾运化水液的功能,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肺,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营养。
(六)肺与肝的关系
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
(七)肺与肾的关系
主要表现于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具有气化功能,升清降浊,主持水液的蒸腾气化,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肺为水之上源,具有宣发肃降功能,能使水道通调,可使上焦之水液下输于肾,变为尿液排出体外。另外,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在肺气肃降的作用下,下归于肾,由肾摄纳,才能为人体所用。若肾中精气充盛,摄纳功能正常,则可见呼吸深沉平稳。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此外,肺肾之阴液亦相互资生,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之阴液具有滋养作用。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无以上滋肺阴,可形成肺肾阴虚证。
(八)肝与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生成、贮藏及循行方面。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饮食消化正常。脾气健运,水谷之精微化源充盛,肝木得养,疏泄功能则能正常。另外,肝主疏泄而维持血行,藏血而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生血、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九)肝与肾的关系
又称“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主要表现于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又互生互化,称为“精血同源”。
2.藏泄互用
肝气疏泄可使肾气开阖有度,肾气闭藏可防止精气妄泻。疏泄与封藏调节着女子的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3.阴阳互资
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肾阴不足常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导致相火上亢。另外,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从而形成肾阴不足病证。
(十)脾与肾的关系
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相辅相成和津液代谢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相互资助和相互促进。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和成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另外,脾主运化,肾主蒸腾气化,脾肾两脏密切配合,方能使津液代谢正常进行。
咳血和吐血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血证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
【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以上“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五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