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国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乳漏和乳癖”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乳漏
(一)概述
发生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脓肿溃破后,久不收口而形成管道者,称为乳漏(漏亦作瘘)。其特点是疮口脓水淋沥,或杂有乳汁或豆腐渣样分泌物,经久不愈。
(二)病因病机
乳房部漏管,多因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致长期流脓、溢乳而形成;或因乳痨溃后,身体虚弱,日久不愈所致。乳晕部漏管,多因乳头内缩凹陷感染毒邪,或脂瘤染毒溃脓,疮口久不愈合而成。
(三)外治法
(1)腐蚀法:先用提脓去腐药,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后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必须使创面从基底部长起。
(2)垫棉法:适用于疮口漏乳不止和乳房部乳漏脓腐脱尽后,以促进疮口愈合。
(3)切开疗法:适用于浅层漏管及腐蚀法失败者。乳晕部乳漏手术的关键是切开通向乳头孔的漏管或扩张的乳腺导管。切开后创面用药同腐蚀法。
(4)挂线疗法:适用于深层漏管,常配合切开疗法。
乳癖
(一)概念与特点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一)病因病机
1.由于情志不遂,忧郁不解,久郁伤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
2.因冲任失调,气血瘀滞,或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房结块、疼痛、月经不调。
(三)临床表现
好发病年龄在25~45岁。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也有刺痛或牵拉痛者。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乳痛主要以乳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l~2cm,大者可超过3cm。
乳房肿块可于经前期增大变硬,经后稍见缩小变软。个别患者还可伴有乳头溢液,呈白色或黄绿色,或呈浆液状。
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或以乳痛为主,或以乳房肿块为主。患者还常伴有月经失调、心烦易怒等症状。
(四)辨证论治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1.肝郁痰凝证
主症: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常用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瓜蒌、贝母、白芥子等。
2.冲任失调证
主症: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常用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肉、黄柏、知母、白芍、川芎、熟地、黄芪等。
中医专长医师考点小结:乳痈的西医病名和病因病机
2021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便秘的辨证要点和治法方剂
痢疾的中医针灸治疗—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阴痒的中医辨证论治
上文“2021年国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乳漏和乳癖”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专长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