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针刺的角度、深度】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距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越来越近,相信很多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对“【针刺的角度、深度】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感兴趣,记住考点考试不丢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点如下:

1.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3种。

(1)直刺:直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腧穴。

(2)斜刺: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2.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决定针刺深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且取得针感。每一腧穴的针刺深度必须与病情、病位、腧穴所在部位、经络阴阳属性、体质、年龄、时令、得气与补泻的要求等相结合而灵活应用。眼部、颈项部、胸背部等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一定要准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度。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热证、虚证宜浅刺;阴证、久病、寒证、实证宜深刺。

(4)病位: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在里、在筋骨、在脏腑宜深刺。

(5)腧穴所在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可深刺。

(6)季节:一般原则是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鼻窒的定义、诊断及中医治疗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医师证常考点: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021年国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资料整理“耳鼻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针刺的角度、深度】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相关内容,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专长-超值精品班

2022年新课

18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