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胃痛的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忧思恼怒等情绪因素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气滞现象。长期气滞可能导致血行不畅,形成血瘀。
2. 寒凝胃脘:过食生冷或受寒侵袭,使寒邪直中于胃,造成胃阳受损,胃失温煦,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疼痛。
3. 脾胃虚弱: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损伤脾胃,导致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胃虚则失去和降功能,从而引起胃痛。
4. 饮食积滞:暴饮暴食、偏好油腻厚味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致食积停滞于胃中,阻碍气机运行,产生胀满疼痛等症状。
5. 胃热炽盛:过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或体内湿热内蕴,均可导致胃火上炎,灼伤胃络而发为胃痛。
6. 阴虚阳亢:长期患病、过度劳累致阴液亏损,或因肾阴不足引起肝胆相火妄动,上扰于胃,造成胃阴亏耗,表现为胃脘隐痛、口干咽燥等症候。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时会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