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病情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既往有无结核病史,以及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结核病。
2. 观察临床症状: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方面可能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能出现惊厥或瘫痪等症状。
3. 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评估患儿的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及反射情况等。
4.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
-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典型改变为压力增高,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降低;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 抗酸染色涂片找抗酸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如Xpert MTB/RIF):可直接或间接证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5. 影像学检查:
- 颅脑CT或MRI:可见脑实质内多发性小灶性改变,基底池增厚,增强扫描后有强化表现。
- 脑电图:部分患儿可出现慢波活动增多或其他异常波形。
6. 其他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片、PPD试验等,有助于了解全身结核病情况及免疫状态。
在评估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疑似病例,在等待确诊结果的同时也应及时给予经验性抗结核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