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手术指导 > 正文

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术

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1.哈特齐开斯法(Hotchkiss′s Method)

(1)切口和疝囊的显露与腹股沟斜疝手术相同。

(2)在疝囊前面切开囊壁,露出结肠。注意勿损伤肠壁及肠系膜血管。在距离结肠附着部约1cm处,沿疝囊颈做环状切开。

(3)将脱出的结肠往后上方翻转,露出结肠后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细的不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结肠两侧剩余的囊壁,使形成新的结肠后壁系膜。

(4)将余下的疝囊缺口也连续缝合。

(5)将结肠还纳腹腔,先在内环处囊颈部用中号不吸收缝线做一荷包缝合,并结扎。在第1荷包的外周再做另一荷包缝合,结扎后切除多余的疝囊壁。其他手术步骤与斜疝修补术相同。

2.齐默尔曼法(Zimmerman′s Method)

(1)切口和疝囊的显露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相同。

(2)切开疝囊后,如发现是滑动性疝,则在贴近肠壁周围的疝囊上做荷包缝合,剪去多余疝囊。

(3)将疝囊与后面的精索组织钝性分开,并使疝块还纳腹腔。

(4)提起精索,将腹横筋膜缝于腹股沟韧带的倾斜缘上,以封闭内环。疝修补的其他步骤与一般疝修补术相同。

3.拉罗求法(La Roque′s Method)

(1)切口、腹股沟区和疝囊的显露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相同。

(2)切开疝囊后,如发现为乙状结肠滑动性疝,则需在内环上方另做一腹部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腹膜、经箭头所示方向,由腹部切口拉出乙状结肠。

(3)乙状结肠经上述切口翻出后,裸露出疝囊的外侧面(相当疝囊前壁切开处的后面)。

(4)缝合裸露的外侧面,形成新的肠系膜。将乙状结肠还纳入腹腔。

(5)分层缝合内环上方切口处的腹膜与肌层。

(6)缝紧内环,按Bassini法或Mc Vay法修补腹股沟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