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手术步骤】
(1)切口:于乳突后做一直切口,由上项线上5cm下至颈4平面,倒钩形切口亦较多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直达枕骨鳞部表面,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切口。
(2)开颅:在上项线下方做枕骨钻孔,视肿瘤大小扩大骨窗:上界显出横窦下缘,外侧近乙状窦后缘,向下至枕骨大孔,肿瘤巨大时尚可切开寰椎后弓,内侧达中线或超过中线。
(3)瓣形或放射状切开硬脑膜,用丝线悬吊牵开。用脑压板将小脑半球向内侧牵开,撕开小脑延髓池及桥池蛛网膜,排出脑脊液,使颅内压减低。沿颅后窝外侧向小脑脑桥探查。接近内耳孔时,可发现肿瘤。听神经瘤多呈灰紫色或灰褐色,肿瘤有退变,囊性变者呈黄褐色。有时肿瘤表面与蛛网膜粘连或由脑脊液积蓄形成囊肿。
(4)切除肿瘤:一般先电凝肿瘤包膜,纵行切开,用吸引器、活检钳或刮匙行囊内肿瘤切除。如切除肿瘤时出血较多,可先从肿瘤周边游离,进入肿瘤下极。内侧与上极的小供血动脉一一电凝后切断,再继续从囊内切除肿瘤。囊内切除瘤组织愈多,肿瘤包膜塌陷愈好,有利于肿瘤切除。
(5)将肿瘤下极自第9、10、11颅神经分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游离肿瘤内侧面与上极。游离上极时必须先电凝由小脑上动脉至肿瘤的分支,并予以切断。而后将肿瘤自三叉神经分离,如肿瘤已向上突入小脑幕裂孔,小心将肿瘤向下牵拉,以便分块切除。将肿瘤包膜牵向外侧,看清位于肿瘤前下方的面神经,使面神经由肿瘤包膜游离至靠近内耳孔处。再将肿瘤由内耳孔处切断,摘除肿瘤。
残留于内耳孔内的肿瘤组织,可用高速微型钻磨开内耳道后壁,显露内耳道内的肿瘤部分,将其切除,勿损伤面神经。当肿瘤已从囊内基本切除后,由于其内侧面与脑干粘连紧密或嵌入脑干内时,有时极难分离,如强行剥离,将加重脑干损伤。手术可做到大部切除,而采用双极电凝将肿瘤残余部分电凝,破坏瘤组织。囊性听神经瘤与脑干、,外科手术指导颅神经的粘连较紧,界面不清,特别需要术中仔细辨认。
(6)仔细止血,冲净伤口,于瘤床放置引流管,行闭式引流。肿瘤全切除手术经过顺利者,可缝合硬脑膜,逐层缝合肌层、皮下及皮肤层。
(7)如肿瘤巨大,超过中线,可选用双切口手术。即做颅后窝中线切口,行广泛颅后窝减压。从侧切口切除肿瘤,有利于肿瘤的充分显露与切除。术后亦便于减压,使术后经过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