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职称考试

首页 > 病理学职称考试 > 病理学主任复习 > 正文

出血性梗死的鉴别诊断-病理学主任医师

医学教育网2020-01-10 20:17
大号

“出血性梗死的鉴别诊断-病理学主任医师”备考病理学主任医师考试的童鞋们快点看过来!医学教育网小编特意为您汇总:

1. 出血史

如自幼即有出血,轻微损伤、外伤或小手术后流血不止,应考虑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成年后出血应考虑获得性,需查找原发病。皮肤、黏膜紫癜伴腹痛、关节痛,且血小板正常者应考虑过敏性紫癜。皮肤黏膜紫癜、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低则需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女性为多。

2. 体格检查

应注意出血的性状和部位。过敏性紫瘢好发于两下肢及臀部,大小不等,对称分布,且可伴有皮疹及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常为针尖样出血点,呈全身性散在性分布。坏血病表现为毛囊周围出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唇、舌及面颊部有血管痣。肝脾大、淋巴结肿大、黄疸等,可提供临床上原发病诊断。

3. 原发性脑出血与脑瘤性出血的鉴别

(1)原发性脑出血  临床上主要依据: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②起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③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④既往高血压病史,尤其没有经过正规治疗者。⑤脑CT扫描检查:患病当时即有高密度影,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效应,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而出血性脑梗死是先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病变。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合并症,目前“出血性转化”这个术语已经替代“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出血性梗死在梗死区域内存在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或)小静脉壁因缺血缺氧而受损,以及重灌流现象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外溢所致。

(2)脑瘤性出血  脑瘤性出血患者平时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检查有视盘水肿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在此基础上病情突然加重。脑CT扫描显示,脑瘤囊性变或坏死区内密度高,可见血液平面。有时可见到不均匀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的全部内容啦,想了解更多考试知识及内容请持续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内容丰富 题量给力

免费试用

198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