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细粒棘球蚴病的病理生理有哪些? ”是2020年 考试会涉及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分享如下: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从口进入后,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侵入组织的部分六钩蚴被局部细胞包围而消灭,部分仍存活而发育。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少数六钩蚴通过肝脏血窦、肝静脉、右心侵入肺脏;通过肺微血管、左心进入系统循环者可波及全身各器官,故包虫可寄生于人体任何部位。据甘肃省人民医院426 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 例分析,包虫囊在体内分布为:肝75%——78%;肺8.5%——14.5%;脑0.2%——0.3%;脾1.3%——2.7%;肾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1.9%——3.3%。小儿包虫囊体内的分布与成人有差别,脑包虫病占3.5%——4.3%。肺包虫囊发生率也较高。六钩蚴在肝脏内沉着后第4 天发育至40μm 直径大小,并开始出现囊腔;第3 周可见囊泡,直径达250μm;第5 个月达1cm,并分化为角皮层与生发膜。此后生长速度约1mm/月,或1cm/年。包虫囊一般达10cm 才出现症状;达20cm时出现囊性包块。肺包虫囊生长速度较快,1 年可增长4——6cm。
包虫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即包虫囊,外囊为宿主的纤维包膜,两者之间仅有轻度粘连。肝包虫囊一般为大囊肿。囊液达数百至数千毫升。包虫囊可因械性或化学性(胆汁)损伤或衰老而退化,此时外囊逐渐增厚,并可发生钙化。成人患者90%以上的肝包虫囊含子囊,而儿童90%以上不含子囊,主要与虫龄有关。
包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因囊肿占位性生长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肝包虫囊逐渐增长时,肝内胆小管受压迫,并被包入外囊壁中,有时胆小管因压迫性坏死破入囊腔,使子囊与囊液染成黄色,并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包虫囊破入细支气管,由于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可呈新月状气带。如果包虫囊大量囊液与头节破入体腔(腹腔与胸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与继发性包虫囊肿。
备考神器:
病理学副高职称考试题库+考前点题卷+考前备考卷
病理学正高职称考试题库+考前点题卷+考前备考卷
以上关于“ 对于细粒棘球蚴病的病理生理有哪些?”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病理学职称栏目。最后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编辑推荐:
脂肪组织肿瘤--脂肪瘤的类型可分为什么?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呢?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诊断有什么?
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基本病变是怎么样的?
纤维组织细胞肿瘤--黄色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